说到相扑你就会说日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到相扑你就会说日本

魅 力 乒 乓 球 说到相扑你就会说日本。说到跆拳道你一定会想到韩国。说到乒乓球,你想到的肯定就是中国。乒乓,中国的国球。中国,乒乓的圣地。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完全可以与巴西足球、美国篮球相媲美。白色的赛璐珞球只有半钱重,轻如鸿毛,墨绿色的乒乓球桌仅仅四平方米,微不足道。但是小小的赛璐珞球飞旋时,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它。曾经,倘大的地球也随着它旋转。四平方米的球桌象一扇窗口,外国人通过它认识中国。中国人通过它认识自己。 第一节 乒乓世界魅力无穷:请你与小小银球来结缘 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球拍在中间隔放一个球网的球台两端轮流将球击到对方台面的一项运动。“打过去,打过来”是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细胞,“小、灵、巧”是乒乓球运动的最大特色。 一、乒乓球的魅力 乒乓球为什么让人着迷?与它的“祖先”网球相比,乒乓球更小更灵更巧;与“近亲”羽毛球相比,乒乓球富于旋转,因而更多变化;与足球相比,乒乓球个人掌控的时间更多,娱乐起来更自由自在;与篮球相比,乒乓球避免了身体冲撞,更安全更文明;与同为隔网对抗的排球相比,乒乓球又更富对抗性,节奏更快。一言以蔽之,乒乓球是一项以敏捷为核心要素的运动,它最能对人的生理、心理与智力同时作出综合的考验,最适于东方人在运动场上挑战和表现自我。 如果你愿意,运动量可大可小的乒乓球,可以让你从8岁一直玩到80岁,成为伴你终身的乐趣;如果你乐此不疲,乒乓球会在休闲的同时帮你强身健体,令你耳聪目明,为你结识更多朋友。作为一项场地和装备要求不高、易于开展的运动,乒乓球在诸多体育项目中无疑有着很高的“性价比”。 二、乒乓球的历史 1、起源与传播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起源,目前我国公认的看法是,乒乓球是19世纪后期在英国由网球演化而来的。据传,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某天,天气炎热,有两位青年网球迷到一家高级餐厅就餐,因为天气炎热,在等候侍者上菜时,就信手拿起桌上的大号雪茄烟的硬纸盒盖子,用来扇风降温。当两人闲聊中为网球战术而争论得不可开交时,便从酒瓶上拔下一只软木塞作球,以餐桌为场地,以烟盒盖作球拍,现场模拟实战起网球来。此举引得食客和侍者纷纷围观,餐厅的女主人完全被这种别开生面的游戏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Table Tennis!”(桌上网球)不经意间,就给这项运动命了名。很快,这项餐桌上的游戏就在欧洲各国流传开来。 早期乒乓球拍,曾用过羊皮(左图)、软木(右图)等各式材质 在那个时候,乒乓球更多地是一种家庭娱乐活动,欧洲的王公贵族们闲来无事,又迫于天气无法从事户外运动时,就以此“乒去乓来”消磨时间。球拍是羊皮拍,常常饰有精美的花纹图案;球是橡胶或软木芯的,外面常常包着毛线;着装是西服衬衫皮靴长裙,透着贵族的气息;没有统一的规则,有10分、20分一局的,也有50分、100分一局的。1890年,有位名叫詹姆斯·吉布(James Gibb)的英国著名越野跑选手到美国旅行,偶然发现了一种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弹跳力很强,于是,他将这种球带回英国,稍加改进后,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最终演化成今天的乒乓球。 1902年,在英国游学的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坪井玄道,将乒乓球传入了日本。1904年,上海四马路一家文具店的经理王道平,从日本买来十套乒乓球器材,摆设店中,并亲自做打球表演,告诉人们在日本看到的打乒乓球的情形。从此,乒乓球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 2、重心的转移 现代乒乓球运动源于欧洲,却最终成为中国的“国球”,其间历经了怎样的沧海桑田呢? 阶段 例证 器材演变 技术演变 欧洲全盛期 (1926-1951年) 18届世乒赛的117个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8个外,其余都被欧洲选手获得,占93.1%。 球拍弹性低、摩擦弱;在11届世乒赛以前网高(17cm)台窄;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 以削球防守型选手为主,经常出现马拉松式的比赛,以致有时不得不用抽签来决定冠军归属。 日本称霸期 (1952-1959年) 7届世乒赛日本选手夺走24枚金牌,占49%。 日本选手使用厚海绵球拍,进攻威力显著增强。 日本的中台长抽式全攻打法足以攻破削球。 中国快攻崛起期 (1960年代) 5届世乒赛中国仅参加了3届,获21项冠军中的11个,占52%。 胶皮海绵拍开始大行其道,弧圈球因此初现雏形。 中国的近台快攻比日本长抽更全面灵活,近台速度更快。 欧洲复兴 欧亚对抗(1970-1990年代初) 尽管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但以瑞典和东欧为代表的欧洲选手也屡有佳绩,80年代后期一度占据上风。 尽管仍是胶皮海绵拍,但性能突飞猛进,威力大增。快速胶水出现,进一步增强了球拍的弹性。 弧圈与快攻、旋转与速度开始有机融合,全攻型打法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绝对主流。 中国再次领先 (1995年至今) 中国队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