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便利店-坪效为王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战便利店-坪效为王等

决战便利店:坪效为王等决战便利店:坪效为王 眼下,在便利店的竞争中,天平开始向外资倾斜,虽然他们的规模还不如本土便利店大,但单店效率这一优势在滞胀的背景下正在凸显,而背后是外资便利店的管理优势。 外资便利店依靠管理优势,正快速扩张。“罗森便利店在日本有9000多家便利店,在中国才350家左右,我们在中国要力争几年内达到日本的规模。”三菱商事执行董事三须和泰对《中国连锁》表示。 但外资选择的突破地点并不在上海等沿海城市,而是选择了市场相对空白、需求也较旺盛的西南。罗森方面日前宣布,今年年底,其在重庆的便利店将从现在的35家增至100家,到2015年将达500家。几乎同时,7-11连锁便利店宣布了将于今后5年内在成都地区开设600家店铺的计划。 便利店冰火两重天 “2011年,外资便利店加快了进军西部市场的步伐,7-11、全家在成都市场的进驻对当地便利店形成一定压力。”郭戈平表示。 最明显的是在重庆,一方面是日本大型便利连锁公司罗森大规模扩张;但另一方面,曾高调入市、连开10家连锁便利店的西购,2012年3月已经黯然退出重庆,而曾声称5年在重庆开店1000家的华冠连锁今年也将彻底退出。 在便利店较为成熟的长三角,尽管本土便利店在这一区域内规模上明显超过罗森、全家和7-11,但在租金人工成本飞涨的背景下,单店效率更强的全家以及7-11便利店现在优势凸显,一些单店效率较低的便利店则只能撤退。 在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上海,最近频传便利商店业者倒闭与大量关店的情况。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在上海拥有800多个便利商店的美亚集团,其总裁王大卫表示,由于亏损和债务问题,廿一世纪便利店决定关闭500家,只留下300家左右继续经营。台资企业中最早到上海展店的喜士多,去年减缩上海门市数量后,今年对于当地的拓展仍相当保守。据该公司主管表示,主要是因为上海同行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同时店铺租金仍居高不下,往往是开愈多亏愈多。 一方面是不断有资本进入,一方面是大规模退出,冰火两重天! 这其中的关键是与内资便利店相比,经验丰富的日资便利店具有单店效率高、成本消化能力强、可持续能力高等优势。 坪效为王 针对重庆的一些便利店的撤出,重庆可购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家普通地段50平方米左右的便利店为例,装修、购买设备的费用大约要20万元,这属于一次性投入。此外,每个月的房租成本在1万元左右,工作人员的工资、水电气费的成本每个月约2万元。“一般的便利店刚开业的前几个月,每天的销售额在2000元左右,而便利店的毛利润率一般在20%左右”照此推算,一家便利店一个月的毛利润额约1.2万元,与开支相比,捉襟见肘。 与之相对,“7-11便利店的租金在很多地方达到400元/㎡/月,如果按50平米算的话,每个月房租达到了2万元。但无论在品牌或经营方面,它都更具有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根据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据测算,其坪效达到了8.54万元/平米/年。所以一放开加盟,很多投资者会蜂拥而至。”某便利店经营者表示。 事实上,从非专业的一般消费者角度来看,7-11的商品种类和价格以及周边商圈并不会比其他便利店好多少,但是其坪效却是别的便利店的两倍。为什么7-11能取得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坪效业绩?原因是对顾客需求的精确把握。 在7-11门店里,店员订货时通过GOT系统(一种可手持的扁平终端电脑)就能够查询各种参考信息,比如各种单品的动销和排名信息、各门店所在地区20公里内的气象状况和天气预报、门店周边社区的各种活动、目前新商品的电视广告等。虽然电脑能够给店员订货时提供最近一个月中每周以及最近一周每天的销售数据,但是7-11要求自己的店员在进行订货时,不能机械呆板只考虑过去的销售趋势,而是要灵活思考各种会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并结合消费者心理来考虑。比如说同样是20℃的天气,30度的湿度和70度的湿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感觉是迥然不同的,而对应的穿着、饮食类商品的需求也不相同。门店员工就会密切注意这些因素并敏锐地联想到其对顾客需求的影响。 在中国,规模较小的全家也知道规模不比快客等同业,所以面对租金不断飞涨,“全家便利店去年在产品创新方面做足了文章,不断开发迎合目标顾客的快食产品,实现出色坪效,有效化解租金不断上涨的压力,加盟商也在总部不断的产品创新中尝到甜头。其还推出了6.8元的套餐,大受社区居民和白领的欢迎。”郭戈平表示。 增加快食产品正成为趋势,一位供货商对记者表示,便利店快餐业务毛利润最大可达30%左右,超过了便利店商品15%~20%的毛利润。 规模依然较小罗森在重庆底气十足地扩张也来源于单店效率。 目前重庆的罗森便利店拥有1500多种商品,而国内同样面积的的便利店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