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中医学认识.pdfVIP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中医学认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中医药2008年2月第2期总39卷第3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中医学认识 ★ 林轩汉 指导:沈洪 (1.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级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 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 大学 南京210029)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因素;脾胃升降;脾藏意;脾为枢轴 中图分类号:R 256.3 文献标识码:A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 痞满》所言:“暴怒伤肝,气逆而痞”。洪氏l5j据此认 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症候群,也是FGID(功能性胃 为情志所致疾病,气病为多,而郁居首位。而脾胃乃 肠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据最新罗马Ⅲ标准… 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悲则气郁, 本病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上腹疼痛综合征,据其 均可导致气机逆乱,升降失调,引发上腹痛、腹胀、早 临床症状多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 饱等症,并以肝郁气滞较为多见。如王氏等_6 J基于 过去单一的生物学病因疾病模型,忽略了中枢神经 五脏皆藏神,以及脾胃是五脏之气协调通畅、正常运 系统及心理因素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现代生物医 转枢轴的结论,而认为在五脏皆藏神的整体协调关 学社会模式认为症状既可以是病理原因引起的,也 系中,脾胃起着枢轴或者关键的作用,从而对“藏神” 可受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影响。0udenhove【2 J等研 整体影响巨大。 究发现,FD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主要由社会心理因 1.2 脾藏意与FD心理因素相关 《素问·宣明五 素决定,而非胃肠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所决定。 气篇》载:“五脏所藏……脾藏意。”《难经·三十四难》 Simren[3]等的研究也发现,内脏高敏感性和心理因 亦谓:“脾藏意与智。”脑为髓之海,需赖气血的濡养, 素对于IBS(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症状的严重程度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功能不足达到一定程度 影响最大,进一步证实了社会心理因素在FGID发 时,也自然会影响到意与智等精神活动。脾虚者常 病中的重要作用。在生命的早期,基因或环境因素 可伴有“意”与“智”的不足,例如小儿弱智或“五迟”, 影响疾病的表型,可能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应变能 病因与脾虚有一定关系。于氏r 7¨认为脾与脑在生 力及对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易感性。…1罗马体系亦更 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即脾胃既可化生营血精微为神 强调心理一社会因素,治疗上强调个体化治疗和对症 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又可调节脏腑气机,使五脏功 治疗,并认为心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近 能协调,从而保证正常的神志活动。中医学认为五 年来中医学理论与FD心理因素的理论探讨作重要 脏中脾主思,思则气结,可导致气郁于中焦,壅滞不 表述。 行,胃失和降,出现胃脘痞胀、不思饮食等症。《针灸 1 FD心理因素在中医学中的认识 甲乙经》亦指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 1、1 肝主疏泄与脾胃升降理论和FD心理因素相 不但影响脾气,还会耗伤心神,心神失养轻则出现心 关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节气机(调节血、津液 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重则可见精神错乱。 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 1.3 心藏神与FD心理因素相关 《灵枢·口问》 泄),调畅情志等。从中医角度讲,任何形式的心理 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 应激l4 J首先影响了机体正常的气机,进而气血津液 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张景岳亦言:“情志之伤, 及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机体的正气(内环境)受 虽五脏各有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