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黄瓜新品种丰田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docVIP

耐热黄瓜新品种丰田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耐热黄瓜新品种丰田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耐热黄瓜新品种丰田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2008年,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利用亲本津优1号×津研七号,选育出新一代耐热黄瓜新品种――丰田6号。2009―2011年,在厦门翔安、同安,漳州漳浦、南靖等县区以及广东等南方省市扩大示范,对丰田6号在不同播种期、土壤、水肥条件下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近年来经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耐热黄瓜新品种丰田6号特征特性及适宜该地区夏季种植的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丰田6号株高220 cm以上,蔓生、主蔓五棱形,有白色刺毛、直径0.9~1.1 cm,叶片掌状五角形,叶片深绿,叶长24~48 cm、宽19~25 cm,叶柄长12~28 cm,瓜长棒形,瓜表皮深绿色,有剌瘤,刺瘤小且密,肉浅绿色。瓜长32~38 cm、直径4~5 cm,单瓜重400~500 g。适宜生长温度25~35 ℃,播种期4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收期6月上旬至10月下旬,生育期65~75 d,产量达60~75 t/hm2。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强,第1雌蕊着瓜节位低;耐热性强,日平均气温30~35 ℃亦能正常生长;抗病、高产、优质;耐寒性较差,不耐涝,冬春季需用大棚栽培;夏季种植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黄瓜忌连作,应选择前茬最好是水旱轮作田块,不要选择前茬为瓜类或茄果类的地块,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土层疏松、排灌方便、地面平整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种植[1]。结合翻耕时施入基肥,施腐熟的鸡鸭粪肥7.5~12.0 t/hm2、氮磷钾复合肥750~1 500 kg/hm2。整畦规格为畦宽1.0~1.2 m,畦高30~35 cm。 2.2育苗定植 厦门地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可穴盘育苗或直播,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将种子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即可播种。采用育苗盘或塑料营养杯育苗,应选择泥炭土或未种过瓜类的菜园土作营养土,播种时每穴播1粒种子[2]。幼苗2片子叶展开时去除遮阳网炼苗,苗期约15 d。当黄瓜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移栽,气温较高应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每畦种2行,行株距45 cm×40 cm,栽植3.75万~4.50万株/hm2,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 2.3水肥管理 前期中期需水量大,注意浇灌水,遇雨天应及时排水防涝,开花结果期可在上午或傍晚喷水,降低田间湿度。出苗或移栽成活后追1次返苗肥,间隔10~15 d因苗长势适当追肥,第1次采摘后1次追肥,后间隔10~12 d追1次肥,以提高产量、防早衰。在高温季节种植,易因土壤干燥,影响黄瓜对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可用微量元素肥料进行根外追肥,可减少黄瓜“黄头”,提高品质。 2.4引蔓剪枝 当植株开始抽蔓、长出卷须、株高30~40 cm时,及时搭支架和引蔓。长势旺、分枝强的品种,早期低节位分枝长出要及时抹芽,中期应及时剪除分枝[3]。株高200~220 cm,进行打顶,摘除顶芽。 2.5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实行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可覆盖地膜防除杂草危害。黄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等,黄瓜虫害主要有瓜实蝇、黄守瓜等。白粉病用75%百菌清700倍液,或10%世高2 000~3 000倍液,或20%粉锈宁2 0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发病时,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2%克露750倍液,或58%瑞毒霉600倍液喷雾防治。枯萎病防治上,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深埋病株,在病穴撒施石灰,采用嫁接防病;还可用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800~1 000倍液灌穴,或2%农抗120的 150倍液灌根[4]。瓜实蝇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6 0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黄守瓜防治上,幼虫用90%敌百虫晶体1 500~2 000倍液灌根;成虫用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雾[5]。 2.6适时采收 黄瓜过早采收会降低产量,过迟采收则会影响质量,一般在着瓜后10 d左右采收。采收时注意病虫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期限,达到安全采收期限后才能采收上市。采收期25~30 d,产量达52.5~75.0 t/hm2。 3参考文献 [1] 王庆芬,周晓,常磊,等.冬暖棚越冬黄瓜高产配套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1):3. [2] 史宣杰,程俊跃,刘杰,等.扶沟秋延后黄瓜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08-109,118. [3] 牛全根,崔卫国.秋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0):41-42. [4] 牛彦,王秀琴.早春茬无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