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春秋纬_对_春秋繁露_受命改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pdfVIP

论_春秋纬_对_春秋繁露_受命改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_春秋纬_对_春秋繁露_受命改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 16 卷 第 3 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 16, No. 3 2014 年 6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Jun. 2014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4.03.003 论《春秋纬》对《春秋繁露》受命改制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 徐 栋 梁 1,2 (1.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2.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于《春秋》之义多有发挥,最显著的便是将其导向谶纬。受《春秋繁露》影响极深的 《春秋纬》,于其中的受命改制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其继承主要体现在二者都是以《春秋》为改制思想的发起 点,皆为先言受命,后言改制;其变化则主要体现在以灾异为天命之征象、多言圣人受命、将三统说与新五德终始学说杂 糅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春秋纬》;《春秋繁露》;受命思想;改制思想;董仲舒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4)03-0015-05 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春秋繁露》为纬书,其说虽不为后世学者赞同 ,但却道出了《春秋繁露》与 ② 谶纬之间的紧密关系。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于《春秋》之义多有发挥,最显著的便是将其导向谶纬 。 受命改制思想是《春秋繁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受命、改制两个方面。帝王要想取得正统地 位,首先便要接受天命即为受命;受命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应天改制,而改制所依赖的便是帝王受命于天的身 份。作为《春秋繁露》之后春秋学在谶纬方面的继承者,《春秋纬》对于《春秋繁露》中的受命思想与改制思 想均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下分述之。 一、《春秋纬》对《春秋繁露》受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君权神授、君权天授的受命思想古已有之,但经董仲舒充实和发展后方始完善。西汉初期,辕固生与黄生 讨论汤武受命问题,辕固生肯定汤武受命,但认为汤武受命的理由是顺应天下民心,而非来自天命神授。董仲 舒在商周天命观的基础上,结合阴阳五行及灾异学说,创立了新的受命学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君权 天授,但天命无常,惟德是辅。第二,天命必有符瑞显示。第三,新王受命之后,应该改制易服。《春秋繁 露·顺命第七十》将各类受命分为几个不同层次: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董仲舒虽然认为各类受命皆可以称为受命于天,但实际上受命是有差别的,只有天子 才能直接受命于天,平民没有受命于天的权力。《春秋繁露》中言受命凡 49 次,除言季纪、公子遂、公子结 受命于君外,其余皆言天子或孔子受命于天。天子受命,前已备述,而孔子有“素王”之身份,故孔子也可直 接接受天命。如《春秋繁露·符瑞第十六》云: 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西狩获麟,受命之符是也。然后托乎春秋正不正之间,而明改制之义。一统乎 天子,而加忧于天下之忧也,务除天下所患。而欲以上通五帝,下极三王,以通百王之道,而随天之终始,博 得失之效,而考命象之为,极理以尽情性之宜,则天容遂矣。 其中说得十分明了,认为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之事,乃孔子受命之符瑞。孔子既已受天命,则应当“务 除天下所患”,其途径是借《春秋》以阐明并实现“上通五帝,下极三王,以通百王之道,而随天之终始”的 改制目的。 收稿日期:2013-07-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W059); 通化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238) 作者简介:徐栋梁(1980-),男,山东诸城人,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后. 16 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台:/ 第 1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