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pdf
1308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 Agr.Sci. ),2010,26(6):1308~1312
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等.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6):1308鄄1312.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许能祥,摇 丁成龙,摇 顾洪如,摇 侯晓静,摇 程云辉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摇 摇 摘要:摇 为探讨水稻秸秆饲料化的可行性,以中粳水稻秸秆为青贮原料,研究了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
青贮料品质的影响。 将新鲜稻草切碎后加入添加物,设乳酸菌组、米糠组、乳酸菌+米糠组,乳酸菌添加量为1kg鲜
5
稻草中加入0郾02 g 1.6伊10 CFU/ g乳酸菌制剂,米糠添加量为1kg 鲜稻草中加入100 g米糠,同时设对照组(无添
加物)。 原料装入聚乙烯袋青贮,45 d后开袋检测。 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乳酸菌组稻草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
合物含量、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 乙酸值分别提高了60郾63%、3郾82%、134郾78%和332郾64%,挥发性脂肪
酸含量、氨态氮/ 总氮值分别降低了53郾74%、36郾68%,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郾05);米糠组稻草青贮料的可溶
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 乙酸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1郾06%、17郾08%、157郾10%和
349郾31%,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 总氮值分别降低了44郾90%、46郾68%,且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0郾05)。 乳酸菌+米糠组的青贮料发酵品质最佳,除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均
显著优于对照(P0.05)。 pH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与乳酸含量和氨态氮/ 总氮值呈较强的
负相关性。 综合各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同时添加乳酸菌和米糠能更好地改善稻草青贮料品质。
关键词:摇 乳酸菌; 米糠; 稻草; 发酵品质
+
中图分类号:摇 S816.5 3摇 摇 摇 文献标识码:摇 A摇 摇 摇 文章编号:摇 1000鄄4440(2010)06鄄1308鄄05
EffectsofAddingLacticAcidBacteria andRiceBranontheFermentation
Quality of Rice Straw Silage
XU Neng鄄xiang,摇 DING Cheng鄄long,摇 GU Hong鄄ru,摇 HOU Xiao鄄jing,摇 CHENG Yun鄄hui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Jiangsu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China)
摇 摇 Abstract:摇 To discuss thefeasibility of straw used asfeed,the effec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rice bran addition
on quality of mediumjaponica rice straw silagewere studied.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were added respectively with lactic
acidbacteria,ricebran,lacticacidbacteria +ricebran,andnoadditivesasblankcontrol. Additionstandardoflacticacid
5
(1郾6伊10 CFU/ g) bacteria preparations and ricebranwere0.02 and 100 gin 1kgfreshcutricestraw,respectively. All
materialswere detected after ensiling for45 d inpolyethylenebags. Theresults showedthat,in add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