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工业时代的生存道德——矿难频发的伦理关照.pdf
第24卷。第4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Vol_24No.4
2007年8月 andDialectics
Science,Technology .Aug,2007
应用辩证法·
科技工业时代的生存道德
——矿难频发的伦理关照
李树财
(重庆大学哲学系,重庆400044)
摘要:煤矿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煤炭开采是我国最太的高危行业之一,近年采我国
煤矿安奎事故颇发,文章深入分析矿难频发的根源,并从伦理学的角度诠释生命的价值,以期唤醒人们对生命的珍
视,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矿难;生存;伦理;道德
中圈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04
文章编号:1003—5680{2007)04—0027
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 中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煤矿安全事故
的个人的存在”。_1
J生存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提升为一种社 也很惊人。“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我国煤炭产量
会属性,首先是对安全的需要,马斯洛(M矗=szlo)提出的需求层
16.铌吨,占33.2%,全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约8000人。
次论也把安全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需要。在现代社会这样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6434人,占804%;国内煤矿平均每
一个科技工业时代,“安全需求已经以契约形式制度化为人 人每年产煤321吨,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
的生存权(bodyrights)。‘如果有什么是神话,人类的躯体就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l4I在煤矿事
是神圣的。’——惠特曼(waltl,VhilTTlall)的不朽名言为人的
故中,乡镇煤矿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前几年整顿的重点一直
生存权做出r最好诠释。”怛J可以说,维护人的生存,取得必 是小煤矿。然而小煤矿的关闭,并没有扼制我国煤炭死亡事
要的生存条件,既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也是任何人不 故高发的势头。国有煤矿安全问题同样严熏,2003年国有煤
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近年来我国矿难频发,惊人的伤亡数 矿平均每天发生3起死亡事故,6天发生一起重大事故,24
字,不能不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珍视和降悯。本文从伦理学的 天发生一起特大事故,每季度发生一起特别重大事故,有些
视角,对近年来我国矿难频发的现象进行分析,突出科技工
业时代生存与伦理的现实冲突,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南大平矿难和11月28日的陈家山矿难,死亡人数高达148
以期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孙家湾矿又发生死亡214人的特大恶性事故,创煤矿50年
一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矿难现象
来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纪录。
(--)煤矿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三)矿难频发是否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未来半个世纪, 科技工业时代的经济以规模化增长为其核心.以GDP
煤炭仍将是我国不可替代的支柱能源,这是由我国富煤少气 增长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然而,我们的“GDP”中有多
贫油的地质资源结构所决定的,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 少是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呢?小煤矿可增加地方的“财政收
观规律o[31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煤炭行业的重要人”,可体现“政绩”。单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科学级CCD远程图像采集系统.pdf
- 科学纪录片的科学信息讲述方法探析——以《超级工程》为例.pdf
- 科学组织在科学自主与社会型塑之间.pdf
- 科学组织越轨的本质、表现及动因.pdf
- 科学组织越轨类型及成因.pdf
- 科学终结论的表现形式及其批判.pdf
- 科学经验的重新解读及其价值——基于与非科学经验的比较.pdf
- 科学维权重在实践.pdf
- 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的实施策略——以浙版初中科学为例.pdf
- 科学编制教学计划夯实教学管理工作.pdf
- 科技工作者的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建设刍议.pdf
- 科技教育新模式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以福建省分营为例.pdf
- 科技时代道德难题的思想溯源.pdf
- 科技期刊伦理学研究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pdf
- 科技期刊图文并茂办刊模式探索——《湿地科学与管理》期刊图片编排的实践.pdf
- 科技期刊封面科学与人文融合设计——以Cell系列期刊为例.pdf
- 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及对策——以《华北地震科学》为例.pdf
- 科技期刊编辑与科学积累.pdf
- 科技社会学视角中的科学奖励.pdf
- 科技规律·科技经济·科技管理 ——谷兴荣《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学原理》与《科学技术研究业经济学原理》的原创性理论述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