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疫苗联合应用研究及抗体检测情况.docVIP

362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疫苗联合应用研究及抗体检测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62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疫苗联合应用研究及抗体检测情况

362例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疫苗联合应用研究及抗体检测情况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80 2005年7月我院开始对暴露后三类损伤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要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并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使用安全方便,收到较好狂犬病防治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邹城市疾控中心门诊部就诊的362例动物引起的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联合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男147例(40.61%),女215例(59.39%)。16岁以下61例(16.85%),16~60岁258例(71.27%),60岁以上43例(11.88%)。四肢受伤274例(75.69%),躯干受伤76例(20.99%),头面部受伤12例(33.14%)。进行狂犬抗体检测者共有325例,其中抗体阳性者311例,阳性率为95.70%。 方法:在动物药伤后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15分钟。具体操作:①首先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②用20%肥皂或其他弱减性清洁剂清洗伤口;③重复①、②步至少15分钟;④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然后用2%~3%碘酊或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完成后,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剂量按20IU/kg,首先视创面大小在伤口内滴数滴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然后距伤口缘约0.5~1cm处进针,对受伤部位周围进行浸润封闭注射。避免直接从伤口内进针,以免将病毒带入深部组织。所有伤口,无论大小均应进行浸润注射。进针深度应超过伤口的深度,先进针至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于伤口边缘做2点6方位(取对应两点呈垂直和左右方向做环形全层注射)。浸润注射时应避免将被动免疫制剂注入血管内。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须防因加压浸润过量液体而使血液循环受损引起间隔综合征。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制剂时,应将其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头面部、上肢及胸部以上躯干部位咬伤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以注射在同侧背部斜方肌。下肢及胸部以下躯干部位咬伤时,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可以注射在同侧大腿外侧肌群。同时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并严格按照0、3、7、14、28天的程序进行接种。0、3和7天针次对肌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所以接种时间必须严格保证。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应用最迟应在疫苗接种后的1周以内。狂犬疫苗全程接种完毕后7~10天,应用酶联免疫试验,进行狂犬病抗体检测。 结 果 362例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尚未发生狂犬病。不良反应:个别因注射剂量较大,引起局部轻度红肿。3例因注射疼痛和精神紧张引起“晕针”现象,2例引起呕吐,经 处理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经过检测,抗体阳性者348例,14例无抗体产生,进行了加强免疫。 讨 论 因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故应加强对狂犬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伤口早期的清洁处理尤为重要,正确的伤口清洗消毒可减少病毒数量,延长潜伏期。对于暴露后三类损伤者,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或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周内,建议伤者应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狂犬病疫苗接种人体后,疫苗诱发的主动免疫在首针后的7天内尚未产生完全。机体产生达到保护性抗体需要1~2周,这段时期体内缺乏足够的针对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需要被动免疫制剂辅助提供保护作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价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制剂。在接种狂犬病疫苗1周内应用不影响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免疫效果[1],且能迅速中和病毒,阻止病毒感染伤口周围神经鞘细胞和神经内膜,防止病毒沿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移行扩散。迅速保护伤者,进一步延长狂犬病潜伏期,为疫苗的主动免疫争取宝贵的时间。避免疫苗在起作用之前狂犬病发病的免疫失败。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含动物异体蛋白,不会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无禁忌证,且能够增强局部伤口免疫力,减轻伤口感染程度,促进伤口愈合。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方法,而接种疫苗后是否产生抗体,必须进行狂犬抗体的检测以便准确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为主要指标,产生抗体的阳性率越高,保护性越高[2]。 参考文献 1 李振平,王玉琳,刘燕,等.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效果观察.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4,32(2):32-34. 2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570.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