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神经分布规律.doc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神经分布规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神经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神经分布规律屠文展 崔怀瑞 蒋松鹤 张丹迎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针刺“远肢优势规律”的可能传入途径。方法:拟观察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循经分布与浅层和深层神经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规律。结论:十二经四肢远端穴位神经浅层分布规律为:手太阴经以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厥阴经和手少阴经以前臂内侧皮神经为主。手阳明经以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为主,手少阳经以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太阳经以尺神经手背支为主。足三阴经均有隐神经分布。足阳明经以足背内侧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为主,足少刚经以足背中间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为主,足太阳经以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股后皮神经分布为主。 关键词:十二经脉;远端穴位;神经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19-02 肘膝关节以下的四肢远端腧穴在针灸临床中使用频率极高,分布也较密集,是人体穴位的高密集区之一,多数能起远道治疗作用,代表了十二经脉特异的主治特点,有着明显的“远肢优势规律”。本文以新版《针灸学》教材和严振国主编的《经穴断面解剖图谱》为依据,拟观察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循经分布与浅层和深层神经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规律,探讨临床针刺“远肢优势规律”的可能传人途径。 1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经肘关节以下的腧穴鱼际、太渊、经渠、列缺、孔最等浅层分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列缺、孔最两穴附近还有桡神经浅支通过。深层比较复杂,分别有桡神经浅支(太渊)、桡神经深支(经渠、列缺、孔最、尺泽),尺神经肌支(鱼际),正中神经肌支(鱼际、太渊、经渠、列缺)。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经肘关节以下的腧穴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浅层分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大陵、内关、间使、郄门诸穴还有前臂外侧皮神经通过。深层有正中神经干(曲泽)、正中神经(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中冲、劳宫)、骨间前神经(内关、间使、郄门)。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经肘关节以下的腧穴,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少海诸穴浅层分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神门、少府浅层分布有尺神经掌支。深层分别有正中神经(少海)、尺神经(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少冲、少府)。 2 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肘关节以下的腧穴商阳、二间、三间浅层分布有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二问、三间附近还有桡神经浅支的分支指背侧神经通过;合谷、阳溪、偏历浅层分布有桡神经浅支;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浅层分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还有前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比较复杂,分别有正中神经肌支(二间、三间)、尺神经深支(三问、合谷)、桡神经分支的骨间后神经(偏历)、桡神经深支(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 手少阳三焦经:肘关节以下的腧穴液门、中渚浅层分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阳池浅层分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附近有前臂后皮神经通过。深层主要有骨间后神经通过(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 手太阳小肠经:肘关节以下的腧穴少泽、前谷浅层分布有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浅层分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养老、支正、小海浅层分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主要有尺神经深支(支正、小海)。 3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膝关节以下的腧穴,隐白浅层分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趾背神经;太白、公孙、商丘浅层分布有隐神经;三阴交、地机、阴陵泉浅层分布有隐神经小腿内侧皮支。深层分别有足底内侧神经(大都、太白、公孙);胫神经(三阴交、漏谷、地机)。 足厥阴肝经:膝关节以下的的腧穴太冲、中封浅层分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蠡沟、中都、膝关节浅层分布有隐神经小腿内侧皮支;曲泉浅层分布有隐神经。深层比较复杂,分别有腓深神经分支的趾背神经(大敦、行间);腓深神经(太冲);胫神经(蠡沟、中都、膝关、曲泉)。 足少阴肾经:膝关节以下的腧穴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藩、交信、阴谷浅层分布有隐神经小腿内侧皮支;涌泉、然谷有足底内侧神经通过。深层有胫神经(太溪、大钟、水泉、复溜、交信)。 4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膝关节以下的腧穴厉兑、内庭浅层分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趾背神经;陷谷、冲阳、解溪浅层分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丰隆、下巨虚、条口、上巨虚、足三里、犊鼻附近有腓肠外侧皮神经通过。深层分别有腓深神经(冲阳、解溪、丰隆、下巨虚、条口、上巨虚、足三里)和隐神经(犊鼻)。 足少阳胆经: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足窍阴、侠溪、地五会浅层分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趾背神经;足临泣、丘墟浅层分布有足背中闯皮神经;悬钟、阳辅、光明、阳交、阳陵泉浅层分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阳辅、光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