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京市城区大中学生吸烟人群健康危险行为研究.doc

北京市城区大中学生吸烟人群健康危险行为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城区大中学生吸烟人群健康危险行为研究

北京市城区大中学生吸烟人群健康危险行为研究【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市区大中学生吸烟人群的健康危险行为,以烟草控制为突破口,探索全面提高大中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综合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多级段抽样方法,抽取城区10~25岁大中学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大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9.6%。吸烟学生饮酒成瘾性、游戏机、网络成瘾和赌博行为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学生。结论 北京市区大中学生的现在吸烟率已处于较高水平,且吸烟人群健康行为发生率更高。应在计划行为形成理论和合理行动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吸烟;危险行为;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155-02 青少年的健康与他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密切相关。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终生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统称为健康危险行为[1]。我国学者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分为7类[2],吸烟属于物质成瘾行为[3]。目前大中学生吸烟人数逐年增加,开始吸烟年龄逐年提前。北京市学生烟草使用水平处于上升阶段,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北京市于2004年10月进行了城区大中学生吸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病学调查,为下一步的健康行为建立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2003年北京市统计年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指标,按经济水平将北京市8个区县分为好、中、差3片,随机抽取东城、海淀、崇文、丰台4区,共随机抽取大、中学校34所,每所学校应用整群抽样原则抽取学生300~600名,共计10 660名学生,年龄为10~25岁。 1.2 方法 本调查为横断面研究,应用由卫生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制定的“中国城市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卷”,问卷为匿名自填式问卷,当场回收问卷。 1.3 主要变量的评价方法 吸烟:在过去的30 d里吸烟3 d以上,或每天吸1支及以上者。尝试吸烟:指过去曾经吸烟,哪怕只吸1口烟。初次吸烟年龄:吸完一整支烟的年龄。目前饮酒:每月饮酒大于3 d。暴饮行为:在过去的30 d里,至少有1 d在1~2 h内喝过5杯酒。尝试吸毒:曾经吸食注射过以下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等。其他:由于有些标准很难界定,只能以是否发生此行为为界定标准。 1.4 统计方法 运用Epidata 3.0软件,采用双录入法录入数据。运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1.5 质量控制 全部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应用统一指导语,在答卷前对学生说明问卷的目的、性质、并采用问卷匿名制,以确保数据准确。同时于2周后对同一人群进行了问卷一致性验证,Kap值大于0.8。 2 结果 2.1 城市大中学生吸烟行为流行现状 2.1.1 吸烟率 城市大中学生吸烟率为8.21%。从初中到大学逐渐增高,分别为初中生2.05%,高中生10.34%,大学生14.53%。在不同类型学校中,职业高中学生吸烟率最高,为22.17%。男生吸烟率为14.68%,高于女生(2.14%;χ2=551.13,P<0.05),在各个学段男生吸烟率均高于女生,此结果与国内其他调查结果一致。在初中、高中、大学3个学段中,毕业年级(初三、高三、大四年级)学生吸烟率最高,中间年级(初二、高二、大二、大三年级)吸烟率较低。 2.1.2 尝试吸烟率 初中生为15.64%,高中生为31.51%,大学为44.05%,与吸烟率一样,呈现出从初中到高中的上升趋势。初次吸烟年龄在14~15岁所占比例最大,为25.85%;这个年龄段正是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 2.2 吸烟人群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 2.2.1 不良情绪行为 吸烟组学生孤独情绪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7.14%的吸烟组学生总是感到孤独,而非吸烟组只有3.49%;30.00%的吸烟学生出现抑郁,25.00%的吸烟学生有过自杀计划,6.34%吸烟学生自杀未遂,38.00%的吸烟学生有离家出走意念,有20.56%吸烟学生尝试离家出走,远远高于非吸烟组学生。 2.2.2 醉酒行为 吸烟组学生醉酒行为发生率为58.06%,而非吸烟组学生只有13.70%。吸烟组学生月醉酒频率小于2次发生率为34.68%,非吸烟组学生仅为11.92%;月醉酒频率高于10次水平,吸烟组学生发生率为8.18%,非吸烟组学生醉酒月频率高于10次的发生率只为0.32%。 2.2.3 毒品使用情况 6.57%的吸烟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而非吸烟组只有0.6%。在不同毒品使用行为发生频率层面,吸烟人群均高于非吸烟人群,特别是高频率层面。 2.2.4 药物使用情况 吸烟学生镇静类药物的使用率为12.04%,高于非吸烟组学生的5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