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在语文点拨教学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在语文点拨教学中应用

古诗词在语文点拨教学中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2-02 古老的龙的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3000年的辉煌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更是我们炎黄子孙永恒的骄傲,传承、运用并发展古诗词是我们每个语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经过多年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追求学生学习最大化为目标,积极贯彻语文启发式教学原则,着眼点拨这一教学之道,融古诗词于点拨教学中,旨在使学生学习领会古诗词的深刻含义,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联想入题,点拨学习兴趣 “开头犹如一幕戏刚刚开幕的一刹那情景”。导入语的适当选择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使学生放下杂念,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可从“点”入“面”,如教授朱自清的《绿》,导入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最传神,夹杂太多的无奈与企盼,朱自清的“绿”又能表现什么呢? 二、突破入门,点拨课文意旨 选准课文总体把握突破口,能培养学生总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对理解课文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教授《故乡的榕树》,可从“乡思”切入,设计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跃然纸上、“却上眉头”。再如教授《鸿门宴》,为多角度凸现项羽这个“失败英雄”形象,可引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不肯南渡的史实,讽刺了项羽怯弱心理;可引毛泽东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借项羽典故告诫人们不要沽名钓誉等等,在调动学生兴趣,增加见识,拓宽分析问题思路的同时,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文学形象。 三、融情入文,点拨感情基调 每篇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叙述对象,对一篇文章确定一定的情感基调,让学生带着情结学习,有助于增强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提升对主题的把握力。对于秋天,人们或许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赞叹,但《故都的秋》,郁达夫是要表达遍地落蕊枯叶飘零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伤感、悲凉和寂寞孤独的心境,于是,可以选择温庭筠词中别具风格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濒洲”。江水般的忧愁,无尽的等待的意境点拨了本文的感情基调。《边城》问世之时,其他作者大都大书社会之黑暗、吏治之腐败、人民之痛苦,教授时如何理解沈从文通过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可引入苏轼《定风波》,通过理解“人生风雨不要怕,一边唱一边往前走”,点拨《边城》抒人性的纯洁与美丽,对生命的信任和期望,尽显对人类的爱。 四、引征启知,点拨文意理解 准确理解字、词、句、段,根据有效信息,筛选出其中精炼、优美、有丰富内涵的语言材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教授《绿》时,为尽快使学生掌握“招引”、“踞”、“钻”等词,可以出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找出把静写动了的字,讲明原因,理解特点,再对课文中的这些词进行点拨,学生自会迎刃而解。教授《猎户》,“文似看山不喜平”,经过一波三折,蓄足气势,才让董昆出场,对此,可以引用《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突出了“距离才能产生美”的道理。在这些枝节上进行点拨,避免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结果,使学生豁然开朗。 五、迁移入境,点拨文章分析 文学无涯,教材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点”,学习贵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把课内外的知识融汇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天山景物记》有一个知识点——反衬,可以引用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和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从而引入“反衬”,同课文作比较,点拨迁移。闻一多《死水》要重点领会“死水”的象征意义,可引入黄巢的《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菊花一改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性的动态美,成了广大被压迫民众的象征,从黄巢改天换地的英雄情怀引出闻一多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六、延宕结尾,点拨延伸想像 在结束阶段,须给学生在文章的氛围中注入深刻的理性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回味无穷。《汩罗行》字里行间渗透作者对屈子的怀念之情,可以引入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过万重山》可以引入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