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量化Delaire头影测量研究法探究进展及展望
定量化Delaire头影测量研究法探究进展及展望定位头影测量方法是评价颅颌面骨骼结构特征的重要手段,广泛运用于颅面生长发育预测及颅颌面骨骼特征等研究[1]。传统方法诸如Downs分析法、Steiner分析法、Tweed 分析法、Wylie分析法、Wits分析法、Ricketts分析法等对颅颌面骨骼结构的评价主要基于角度、线距、比例等,因受面高、颌骨旋转、参照平面变异等影响以及准确度、适用条件等限制,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因此,个体化定位头影测量技术应运而生,为正确判断个体颅颌面骨骼结构的矢状关系和谐调度提供了新途径[2]。定量化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基于颅颌面整体平衡理论,是个体化定位头影测量技术的代表之一,但国内尚少有报道,本文对该法的起源、原理、应用及前景综述如下。
1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法国正畸及颌面外科医生Delaire J基于对人类颅颌面生长发育机制以及整体结构关系的多年研究,提出了颌骨的发育与其周围的固有肌肉关系密切,并且与牙、舌、关节的活动相互影响,因而形成特有的形态和功能,并由此进一步提出了颅颌面整体平衡理论[3](图1)。该理论认为:作用于颅颌面的施动因素可分为颈后带、面深带、颌面带三部分(图1),三者的正常功能活动促使颅颌面骨骼的平衡发育。若发育过程中内部结构发生平衡失调,将首先导致颌骨畸形及牙合关系异常。基于上述理论,Delaire J[3]在多年的病理生理研究成果、临床实践经验和传统头影测量分析法基础上,设定了人类颅颌面正常状态下骨骼的结构平衡点和有关线条,经Mercier J[4]于20世纪90年代改良后,逐渐发展为当代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
2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的结构及特点
2.1 Delaire分析法依据颅颌面整体骨骼结构平衡理论,设定了一系列特有的标记点和面线(辅助线)[4](图2),有别于绝大多数头影测量分析法,具体包括:
2.1.1 生理解剖点:①N:鼻根点;②M:鼻额突,上颌骨额突与鼻颌缝的连接点;③Cla:蝶鞍前点;④Clp:蝶鞍后点;⑤ENA(ANS):前鼻棘点;⑥ENP(PNS):后鼻棘点;⑦NP:鼻腭点;⑧Me:颏下点;⑨Pts:上翼点;⑩)Pti:下翼点;⑾Go:下颌角点;⑿U1:上中切牙切点;⒀U1R:上中切牙根尖点;⒁L1:下中切牙切点;⒂L1R:下中切牙根尖点。
2.1.2 计算点:①Clm:蝶鞍中点;②Fm:M点与上颌骨额突后缘和C1线交点间的中点;③Ct:颞下颌关节点;④Cp:C2线与下颌骨髁突后缘交点;⑤Od:Clp到第2颈椎指状突后缘的切线的切点;⑥Om:Met过Got与F4线的交点;⑦Br:F2线于颅骨外皮质的交点(前囟点);⑧Oi:从Op向C2线做垂线的垂点;⑨Sc:C3线与颅骨外皮质的交点(颅顶点);⑩Got:F6线与F3线的交点;⑾Op:C1线延长线与颅骨外皮质的交点;⑿ENAt:理论前鼻棘点;⒀Met:理论颏下点;⒁X:F5线上的计算点,X到ENAt与ENAt到N’的距离比为55:45;⒂N’:N点水平前方1~3mm,根据年龄,12岁以下儿童为1mm,女性发育期后为2mm,男性发育期后3mm。
2.1.3 面线(辅助线):C1线:颅底上线;C2线:颅面基底线;C3线:颅高线;C4线:基底斜线;F1线:颅面平衡前线;F2线:颅面平衡中线;F3线:颅面平衡后线;F4线:颅腭线;F5线:理论面高;F6线:测量辅助线,过ENAt与C2线平行;F7线:颅下颌平面线;F8线:理想咬合平面。
2.2Delaire分析法以颅颌面整体骨骼结构平衡理论为基础,其分析颅面部畸形的思路包括了具体数据分析和直观图形分析两部分[4],具体数据分析是指Delaire分析法的特定测量项目,主要由由角度、比值和线距三部分组成:
2.2.1 角度:∠C1-C2:前颅底角,为C1,C2线的交角;∠C1-C4:蝶鞍角,为C1,C4线的交角;∠U1 to F4:上中切牙与理论上腭平面的交角;∠L1 to F7:下中切牙与理论下颌平面的交角;interincisal angle:上下中切牙交角。
2.2.2 比值:C3/C2:颅高比(颅骨形态);C3/ (Cp-Oi):颅高/颅颈区;C3/(Cp-M):颅高/颅面区;(M-CP)/C2:颅面区比(颅骨,颌面部之间的关系) ;(Cp-Oi)/C2:颅颈区比。
2.2.3 线距:Me-Met(s):颏下点与理论颏下点的矢状向关系;Me-Met(v):颏下点与理论颏下点的垂直向关系;Np-F1:NP与F1线的关系(上颌骨前后关系,指导手术);Me-F1:Me与F1线的关系(下颌骨的前后关系)。
2.3 传统头影测量分析法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docx VIP
- 转炉和阳极炉讲解.ppt VIP
- 往届二外小升初分班数学测试卷(有答案).pdf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表格》2016年1月更新.docx VIP
- 线路题库维护考试题库汇总.docx VIP
- 轮毂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DVP&R).xls VIP
- 2025年国家低压电工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 新版GMP口服固体制剂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pdf VIP
- 重庆某22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品).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