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从贫困团场到美丽海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崛起-从贫困团场到美丽海川

崛起:从贫困团场到美丽海川“走进一八八,一片白花花。到处芦苇荡,野鸭叫呱呱。”这几句顺口溜在农十师一八八团流传了几十年,也浓缩了该团的贫困历史。的确,这里本来是一片盐碱滩,随着一八八团的组建,被冠上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海川。 名字虽然好听,可并没有给团场带来好运。“九五”期间,该团被列为兵团级贫困团场。到2006年,该团债务高达1.7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4%。 “十一五”以来,该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1年,团场实现生产总值3.12亿元,综合盈利2000多万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八八团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创造支点舞动杠杆 建团40多年来,一八八团历届党委班子无不为团场脱贫而绞尽脑汁。2007年入冬后,该团党委一班人经过认真调研,找到了团场贫困的根源——经济发展的杠杆上缺乏支点,而一直以来作为团场支柱产业的农业难以撑起这根杠杆。 那么,支点在哪儿呢? “新型工业就是支点!”经过深思熟虑,团长李新建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通过严格论证,团党委确定了“调优一产增养殖,做大二产强工业,拓宽三产重开发,改善民生争项目,全面落实抓党建”的发展思路。这是该团第一次改变过去“强农”、“兴农”的发展思路,将二、三产业提到更为重要的位置。 可是,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也就是说,这个支点并不存在。 没有支点,就要创造支点。2008年,团场采取盘活资产的办法,引进资金1000万元,组建了沙石料厂、预制件厂、花砖厂、木材加工厂等,当年建厂当年见效,实现利润609万元。 2009年,该团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农十师一八六团合资建设了一座年产1000块的空心砖厂,新建了海川轻型建材制品厂;与农八师一五二团共同投资516万元建设了白杨海川拌和站。同时,对已有的海川制粉、银桥乳业两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改制和整合,通过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打造畅销品牌产品等措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一年,团场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之和首次超过一产,结构调整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团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大关,赢利首次超千万元。 2010年,团场积极抓住北屯城市建设的机遇,大力开拓市场,扩大建材企业生产规模,确保商品混凝土、钢结构、彩钢板、节能砖、复合板等建材产品在建筑市场的占有量,实现达标达产达效。 2011年,团场引进大型沙石料场建设、挤塑板生产、60万吨粉磨站、沥青搅拌站、木制别墅制造等9个项目,引进资金3254万元。 一个新型工业群已然成型,产业化效益终于显现。2011年,团场三次产业结构为26:51:23;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36万元,同比增长14.1%;职均收入达2.1万元,同比增长26.5%。 强连富民整体推进 为了让全团职工尽快脱贫致富,享受团场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团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该团改变以往减负让利等输血式的扶贫办法,采取以科技文化、生产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造血式帮扶,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扶持职工创业,开辟增收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 团党委首先从强化基层党组织抓起,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能力带领职工群众应对市场、脱贫致富的连队领导班子。要求连队根据经济条件和资源状况,发挥优势,拓宽思路,挖掘潜力,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广辟连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2009年,全团14个农业连队全部实现集体经济收入“零”突破,收入达到117万元,平均每个连队创收7.8万元。到2011年,连队创收185万元。 同时,该团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畜牧业上来,坚持“企业+团场(连队)+农户”的发展模式。围绕银桥乳业、鑫金域肉联厂、额河草原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培育奶源、肉源基地。“十一五”期间,团场新增牲畜棚圈3.5万平方米,出栏牲畜由2007年的1.33万头(只)提高到2011年的4.36万头(只),年均增长速度达81.06%。同时,以额河特种鱼繁育中心为依托,加大额尔齐斯河冷水鱼的开发、深加工和销售力度,形成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禽蛋生产是该团畜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团场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的优势,动员和扶持了一批家禽、家畜养殖大户。目前,该团年收入达到百万元的养殖户有5户,50万元左右的有10户,有400多户职工家庭发展规模化养殖。 如今,该团职工创收的渠道越来越宽,设施园艺、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各行业均涌现出不少致富能手。2011年,全团个体经营户已有300余户,三产实现增加值3580万元。 注重民生力促和谐 近年来,一八八团始终把民生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改善民生,造福职工群众,力促社会和谐。 该团以办好“十件实事”为目标,坚持以规划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