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虚元鉴-明-汪绮石.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理虚元鉴 明 汪绮石   序   陈序   岁甲戌,予守毗陵,得一士,柯子心斋。其先世浙慈人也,家传忠浓,多业医者,令 祖锦堂家学,隐识为远到材,迄今二十载矣。一衿潦倒,蹭蹬场屋,岂其爱博而不专欤? 顾多才者多艺,不相妨也,遇合会有时耳。予患头风,访医仰药,无纤毫之效。心斋诊予 脉,乃云治病不求其本,真为头痛治头。缘制一方,却与所患不相涉,服后痛渐愈,不啻 陈琳之檄。及见伊芳令伯德修所刻《理虚元鉴》,因知心斋制方之意之所由来也。德修柯 君,虽未晤言,其学业之渊博,已于所订者窥见一斑。且是书沉埋剥蚀,历有年所,当世 不知有是书,即见之,谁复知为绮石作者。今柯君不掠美,以付剞劂,参订而表彰之,更 可见其用心之浓矣。噫!学固贵崇其本,业必有待乎时,不独医道也。是为序。   时乾隆三十六年岁次辛卯嘉平月闽中陈焱晋亭氏题于姑苏署次   华序   余年未三十,获交柯君德修,今六十有九矣。君业医,余喜地学,辄谈论天下技术。 地关一地误廿载后,医误旦夕间耳。君天姿颖敏,幼就塾同学,分授经,悉耳熟背诵,故 潜心医学,得深造焉。本世医,复从明师指授,探源溯流,广搜博记,多购未见书,《理 虚元鉴》,其一也。君于疑难症立辨,制方不停睫,案简当,老医摄服。入都,名大振, 医院诸人避席。太原守病邀入幕,山右抚司以下,咸以扁、卢目之。君善导引,长余数 岁,健食如虎咽,步履捷于少壮人。余日就衰颓,每以屏俗,缘毋懈系功为最。君之邃于 医,不但贯串诸家,得于静悟者尤多,来余家剧谈不厌,延治者急甚,久之乃去。今欲刻 《理虚元鉴》公诸世,余四十余年知己,述其概,弁诸简端。   乾隆三十六年岁次辛卯三月朔日牛毛道人华杰撰   柯序   医学祖《灵》、《素》、《难经》,而方不传。制方首推仲景,嗣后各立一说。仲景 治冬寒,而河间明温暑,洁古理脾胃,东垣讲内伤,子和攻痰饮,丹溪究阴虚,六家为医 学之宗主寒、伤寒;巢元方以温暑分出热病、中暑;罗谦甫以内伤分出劳伤、食伤;隐君 以痰饮分出湿痰、燥痰;叔和以阴虚分出真阴、真阳。其论尤为明晰。古人立说,各具一 长。合其长,乃称全璧。余遍观诸家,虚症犹未尽厥奥。雍正乙巳仲秋,购得绮石先生 《理虚元鉴》,实发前人所未发。其治阴虚,主清金,肺为五脏之天也;治阳虚,主健 中,脾为百骸之母也。其方甚简,药味无多。《神农本经》药三百六十五种,效法周天度 数。仲景一百十三方,取《本经》药九十一种,入《伤寒论》中。或合经之大纲,或合经 之一目,乃详于伤寒,推及诸病也。绮石先生独详于虚劳,盖风、寒、暑、湿,多乘虚而 入,正气固,则受病少,治虚劳是治其本也,诸病其余事耳。余素留心于六气司天,主客 进退,乘除偏胜,而人病焉。不谙司天审病,误投药饵者过半,《元鉴》亦参及之,则绮 石之论虚劳,犹仲景之论伤寒,非举一而废百也。韩昌黎谓孟子之功不在禹下,绮石岂在 仲景下耶?医道大而微,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不通儒、佛、仙,不可与言医。 余浅昧,愧未贯彻,但愿业医者,广为搜讨,会其指归,则吾道幸甚!斯世幸甚!   乾隆岁次辛卯初夏古吴柯怀祖题于复韵斋   原序   绮石先生医道高玄,虚劳一门,尤为独阐之宗。尝曰:人之禀赋不同,而受病亦异。 顾私己者,肝肾病少;矜志节者,肝肾病多。病起于七情,而五脏因之受损。先生悯世人 之病虚劳者,委命于庸医,而轻者重,重者危,深可痛伤。特校昔贤之书几千百家,如四 时各司一气之偏,未逢元会。乃伏读《素》、《灵》而启悟门,得其要领,参订补注,集 成一书。辨症因,详施治,审脉法,正药讹,精纯邃密,后岐黄而启发者也。其功岂浅鲜 哉!奈书成身殁,易箦之时,犹谆谆以斯世之责,至嘱于两世兄及诸门下士,而不肖亦与 闻遗命焉。今先生虽逝,而道在人间。长君伯儒,能读其书;次君东庵,能继其志;犹子 济明及门下武林君宾沈子,能广其传。然则先生固未尝逝也。先生不忍后世病此者,夭折 而莫救,故临终以山中宰相事业,专付仲君。会世变,遂弃棘闱而潜心于箕裘之绍。是书 之成,实其发明者居多,所恨身丁丧乱,受梓无人,大惧淹没先生之德。是望后之仁人君 子,体先生之心,登此书于梨枣而广传之,则吾侪幸甚。天下后世,读其书饮其泽者幸 甚。   受业赵何宗田氏谨识   卷上   [卷上]治虚脉法总括   脉来缓者,为虚,软、微、弱皆虚也。弦为中虚;细而微者,气血皆虚;小者,气血 皆少。又脉芤血气脱,沉、小、迟者,脱气。(以上皆劳倦之脉,虚怯劳热之症也。)又 微而数者,为虚热;微而缓滑者,为虚痰。   [卷上]治虚脉法分类   一、心肾不交,两寸弦数,两尺涩。《纪传》曰:左寸脉迟,心虚;右寸微滑,精气 泄二、梦泄遗精,尺寸脉迟而涩。心肾不交,梦淫精泄,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