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医杂着 明 王纶
注序
鄞人王节斋,集明医医方,而着以己见,觉世济物之心伟矣。苏立斋薛翁,大阐节斋
所未尽,而为之注。凡起病传经之因,一览之如见肺肝,间有损益节斋而直指原委。予虽
未畅于医,要之立斋历试既效之言,虽节斋复生,亦当视为忠告友矣。尝闻姑苏传刘、张
医学,乃是葛应雷始,自后王安道、赵良仁辈,各着《会同》、《医韵》、《药要》等
书,世所宝藏,则苏固有玄妙医派也。立斋崛起于后,渊源有自矣。况仕孝庙历今上三
朝,视篆南北两太医院,必尽阅中秘奇方,遍交寰海名士,闻见益宏矣。予昔释褐时,知
立斋素以着述为志,而仕宦之足以妨之也。于时致政归吴,徜徉林丘,上下今古,研精覃
思,垂二十年,宜其视色望气、察见脉理而所投立效也。今天下为医者,乡无渊源之承,
进无中秘之闻,退无研覃之思,而立斋有此三者,宜其富于着述。今所注《明医杂着》,
乃屡试屡验焉。如吾叔东圩公,八十又二,病肩疽,众以消治,翁以补肾效,又病痰喘,
众以散治,翁以补脾效。盖因病立方而不执方,虽立斋所自注有不能尽立斋所自用者,若
求立斋者,止以所注方焉,则亦剪剪矣。后汉郭玉曰:医,言意也。奏理至密,随气用
巧,而神存乎心手之间。意可得而解。口不可得而言。盖意也者,活法也;注也者,大意
也。因立斋所注之大意,而求立斋所不容注之活法,则得心应手,所存者神矣。昔节斋为
《杂着》而不详尽,如今立斋所注,或亦如是意云! 嘉靖岁己酉正月六日赐同进士出身
原任礼科右给事中征仕郎海盐海石钱薇拜撰
补注《明医杂着》序
先朝都宪节斋王翁,自秀才时,便存心天下,以为吾即不得致君泽民,当以医药寿斯
世夭札耳!及登第,任历中外,皆得人心;至于人之 疾,治无不验。古人所谓良相良
医,盖兼体之矣。所着发热等篇,名《明医杂着》,刊行有年矣。厥问答拟议,悉本《医
学纲目》中来,其渊源心力可想见也。然犹不自满,假当其友之请梓,辞以政余《草集
》未及成书,疆而后可,且云俟予晚年林下,更须增损。惜乎!其未果也。己辄不自分,
窃以先生引而未发之意,漫为补注,附以治验焉。或曰:脉之不知,病安从识?于是之
书,何独略于诊法邪?乃更入滑伯仁先生《诊家枢要》,共六卷,末则续备方饵,以便初
学览用。
稿虽苟完,颇多简赘之失,适总宪及斋魏翁,备兵我吴,而翁亦素通于医,盖今日之
节斋也。每过余谈及,率叹民命之当重,而药之不可不讲也。辱就鄙稿加之笔削,行吴邑
宋尹阳山梓之,但愧刍荛枝叶,弗足采择耳!大方其教之,勿以老拙而弃之,曰不足与之
言。
大明嘉靖辛亥冬仲吉日前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后学薛己谨序
卷之一 医论
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
或问: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学之宜何主?曰:宜专主《内经》,而博
观乎四子,斯无弊矣。盖医之有《内经》,犹儒道之六经,无所不备;四子之说,则犹
《学》、《庸》、《语》、《孟》,为六经之阶梯,不可缺一者也。四子之书,初无优
劣,但各发明一义耳!仲景见《内经》载伤寒,而其变迁反复之未备也,故着论立方,以
尽其变。后人宗之,传用既久,渐失其真,用以通治温暑、内伤诸症,遂致误人。故河间
出而始发明治温暑之法,东垣出而始发明治内伤之法。河间之论,即《内经》五运六气之
旨:东垣之说,即《内经》饮食、劳倦之义。仲景非不知温暑与内伤也。特其着书未之
及。河间、东垣之于伤寒,则尊用仲景而莫敢违矣。至于丹溪出,而又集诸儒之大成,发
明阴虚发热类乎外感,内伤及湿热相火为病甚多,随症着论,亦不过阐《内经》之要旨,
补前贤之未备耳!故曰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一以贯之,
斯医道之大全矣。
卷之一 医论
处方药品多少论
或问:仲景处方,药品甚少,及东垣用药,多至二十余味。丹溪云:余每治病,用东
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庶品味数少,则药力专精。丹溪何以不法东垣而效仲景耶?曰:明
察药性,莫如东垣,盖所谓圣于医者也。故在东垣则可多,他人而效其多,斯乱杂矣。东
垣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丹溪不过能将十万,故不敢效其多。
愚按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故洁古张先生云五脏子母虚实,鬼邪
微正,若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徐用诚先生云,凡心脏得病,必先调其肝肾二脏,
肾者心之鬼,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五脏受
病,必传其所胜。水能胜火,则肾之受邪,必传于心,故先治其肾逐其邪也,故有退肾
邪、益肝气两方。或诊其脉,肝肾两脏俱和,而心自主疾,然后察其心家虚实治之。(余
仿此,详见《玉机微义·小儿部》。)
卷之一 医论
异法方宜论
或问:人言东南气热,可服寒药:西北气寒,可服温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3至卷154-唇口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5至卷157-齿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58至卷160-舌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0至卷163-咽喉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66至卷169-颈项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1至卷171-腋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2至卷174-胁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0至卷170-肩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75至卷179-背脊门.pdf
-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180至卷185-胸腹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