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清-祁坤.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外科大成 清 祁坤   自叙   余赋质椎鲁。家世业儒。舞象时即肄力于八股之间。学未窥斑而严君见背。时先师戴 望之以明经高等擅岐黄业。语余云。先正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治生即治世也。子 盍图之。遂奋志攻苦。一切桐君之所秘。雷公之所传。琼函宝笈。靡不搜采。大约内科一 门。前贤之论述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豕腹龙 头。心窃疑之。简练揣摩。少有弋获。幸而入侍内庭。谬承委试。奏功甚多。然亦并无他 术。惟能辨气禀有浓薄之殊。风土有寒温之异。今所不经见之异症。古所不必有之奇方。 驱一己匠心。变通于前辈之遗意。日积月累。未能成帙。庚子春。先慈弃世。读礼之余。 悉取诸书而折衷之。有言症而不言脉者。有图形象定名色而不分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 者。有小毒反详而大毒反略者。紊乱无次。未可枚举。僭为考订。汇成一书。重者删之。 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乱者绪之。其法首列六脉。则邪正虚实若眉分。次列三因。则病源 若犀照。再次则列阴阳善恶生死顺逆之诀。辨之则吉凶立判再次则列肿疡溃疡二治,则先 后治法内外诸方无不具矣。又按部位分经络定穴次辨名色。各列于后焉。其调理总不外乎 前肿溃二治之中。其稍异者则列本症之下。以补缺略也。其中又有内外相似者。又列各门 于本部之后。以便参考。少赘以区区之一得。是集也。辨症辨名从博。虽微疵悉备而不 遗。用药用方从约。在单刀直入以取效。至于独悟之心法。不传之秘方。皆为一盘托出。 不复珍惜。嗟乎。自古用药者如用兵。兵有以正胜、奇胜、多胜、寡胜、车胜、骑胜、舟 胜、五花胜、八阵胜。在审其势之所必用。故一发而奏功。攻毒者如攻贼。贼必有穴。即 左洞庭。右太行。铁壁千层。羊肠九叠。而察其穴之所必在。驰一旅可以受缚奏凯之续。 岂曰小成。因名其集曰外科大成。以公天下。坤也不敏。大成讵敢易名哉。不过因累积之 功而统言之耳。爰使天下之人。偶有滑和之患。开卷了然。可以尽谢医师矣。乌得云以书 为御者。不尽马之情耶。因缕述一腔之苦衷如下。不敢乞光于大人先生之鸿藻。弁端以张 楚。   时康熙四年岁在乙巳仲秋之吉太医院御医燕越祁坤广生甫识。   序   源家世山阴。习儒学。自家忠敏公殉前明难后业医。先王父广生公、幼敏悟。通儒 书。诸子旁流。靡不详究其义。更以外科医世鲜精者。尤加考求。冥搜幽索。遂尽其奥 。膺世祖章皇帝召。以御医侍值内庭。   先王父性谨慎自重。圣祖仁皇帝尤嘉信之。赐与优渥。累擢太医院判官。遇休沐。兀 坐一室。先大人昭远公与诸伯叔侍。环列惟医家书。发疑问难。校 折衷。隆寒盛暑。常 丙夜。乃命就寝。在直庐。或中夜有得。必索火记之。会丁曾王母忧家居。更简练揣摩。 订为书。颜之曰外科大成。凡四卷。部类三十有二。锓而藏其板于家。是时先大人亦以御 医侍值内庭。性实介慎。历事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两朝恩眷特殊。赠太医院判官。忆 源方垂髫。先大人即以大成课源兄弟。而冢兄弘涛早世。季弟国兴成戊戌进士。乃心王 事。又不果卒业。先大人尝训源曰、嗣我家学人。其惟汝乎。源不肖。惟恐不克仰承。用 是黾勉。   不敢自逸。于今五十余年。己未冬。今上谕太医院判官吴谦等纂医宗金鉴一书。以源 世外科医。   钦命纂修。源识谫学陋。何所与能。惟窃取先王父大成之意旨而敷扬之耳。而谬叨优 录。感愧交并。嗟夫、医者意也。意之所之。死生系焉。矧外科之六脉三因。阴阳善恶。 端杂绪棼。黍粟不辨。有失之尺丈而不知者。是编也。义晰辞明。字释句解。部分类别。 领挈纲提。疮疡之微者无不载。方法之善者无不备。集曰大成。洵可谓集外科之大成也 与。源年届七旬。两儿邦相邦柱俱驽钝。深惧先业失传。缘命坊人印行海内。非特业是科 者。有所式循。庶几先王父之精神学问。亦不至湮没云尔。   时乾隆岁次癸亥秋七月既望孙男宏源敬识   卷一 总论部   痈疽之脉   粤稽炎农御世。而医之名始立。夫医者济世之统名也。名虽一而实有内外科之异也。 科之分有内外。   盖因人之疾有内外故也。因其疾以命医。神而明之。则因内可以推外。由外可以测 内。精微之理。岂易言哉。胡为乎今之重于内者精其内。而疮科或有所遗。专于外者精其 外。而方脉或有未谙。斯二者诚未合乎中庸之道。不几失先正之薪传乎。故惟仁者之心。 深长周密。思欲兼之而无遗内遗外之憾者。   必先以脉为首务也。灵枢经云。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 神。嗟嗟。神其难言也。夫诚以病在脏腑。不能以告人而脉告之。脉不能以接人而指接 之。则是脉也者。乃天真委和之气。非图可状。非言可传。维在人之会心而已。独不见王 叔和之脉经乎。王忠父之脉旨乎。李濒湖之脉学。戴同父之刊误等书乎。寓之于目。悟之 于心。措之于指。运之于意。于是乎病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