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术0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中山三院 吴妙略 学习目的 1.了解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操作规范和流程 心肺复苏术 指当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和心跳骤停时, 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其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常伴短阵抽搐)。 2.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面色紫绀或苍白。 以上各点以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最为重要。 心电图表现有三种类型: 1、心室颤动 2、心脏无收缩(心室静止) 3、心电机械分离(仅有心电活动而无机械收缩),有作者提出要包括无脉搏的室性心动过速。 关键:“早” 时间就是生命 急 救 生 存 链 急 救 生 存 链 “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唯一有效途径。 时间就是生命——早起动 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 关,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后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基本生命支持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D:电击除颤 BLS操作流程 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做好自我防护 记住开始抢救时间 判断意识 启动EMSS系统 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 “快来人呐!准备抢救!” 让来人准备急救药品器械 拨打“120”:启动救护体系 摆放复苏体位 摆放为仰卧位 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 A:开放气道(压头抬颏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一手食指中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开放气道过程中若有异物应及时清除 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 A:开放气道(托颌法)头颈部外伤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两手拇指置于患者口角旁,使下齿高于上齿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B:判断呼吸 一 “看” 二“听” 三“感觉” 看:眼睛观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 听:耳听病人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 感觉: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 判断时间不少于 5秒,不多于10秒。 B 人工呼吸 无呼吸时,立即给予2次人工通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或口对气道插管呼吸 口对通气防护装置呼吸 气囊-活瓣-面罩装置通气(有/无氧源)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要点 维持开放气道 吹气方法:简易呼吸器通气 吹气时间:每次通气1-2秒、中间呼气1秒 吹气频率:10—12次(5-6秒吹1次) 通气量:500—700ML 有氧—球囊挤压1/2 无氧—球囊挤压2/3 有效标准:胸部起伏 循环支持 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后观察循环体征 意识、呼吸、活动、脉搏 胸外心脏按压(五要素) 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 快速定位:‘’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 胸外心脏按压 2.正确手势 胸外心脏按压 3.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肩、肘、腕关节程一条直线 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深度:胸骨下陷4-5cm 胸外心脏按压 5.按压频率:100次/分 按压放松时比:1:1 胸外按压/通气比例:30:2 2005指南 建议对婴儿至成人患者,所有单人CPR时,通气/按压比为30:2. 一个CPR周期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从按压开始,结束于通气 5个周期的CPR大约需要2min(1.5~3min). 5个周期的CPR后再检查患者的心律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瞳孔:若由大变小,复苏有效;若由小变大、固定、角膜浑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MIS语言简易教程资料.pdf VIP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大单元教学】10.3教学设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设计 八下第十章《浮力》大单元整体设计(人教版).doc VIP
- 围挡物资供货服务计划方案.docx VIP
- 重症患者心脏康复护理技术.pptx VIP
- 05X101-2 地下通信线缆敷设建筑工程 图集 .docx VIP
- 水利水电站压力管道.doc VIP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主题单元设计.doc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七章 力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12D101-5 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docx VIP
-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