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要警惕多媒体课件滥用
语文教学要警惕多媒体课件滥用新世纪以来,日益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为各级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着巨大方便,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成为当前从教者必须掌握的教学辅助手段,甚至进入教学评价体系。如今,能否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已是各级各类学校衡量一个教师基本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种公开课、竞赛课,都在要求授课者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以便推广,不能掌握这一技术的教师意味着落后,落伍,甚至是不合格。无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形象、直观,生动、丰富,其包含的多元密集信息显然是传统教学所难以比拟的,但反过来讲,如果这种以技术为操作手段的教学方式成为主导性的评价指针,并逐渐在教学领域中引导形成一种唯多媒体为优的科学迷信,由此完全放弃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教学方式,这倒值得我们认真警醒并予以深入反思。下面让我们以中小学课堂的语文教学为例,来分析一下使用课件的利与弊。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言:“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1](P56)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多媒体课件的确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更为直观、更为形象、更为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大量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但任何事物有其利必有其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是如此,在丰富的技术手段之下,教书育人的意图有时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贯彻,这在语文教学中尤其突出。传统教学使用板书作为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则以课件为中心,教师只要有鼠标在手,教学过程就可以顺序进行,而教师的板书则基本忽略。但在语文课堂上,这对于语文的接受者来说,却构成一种遗憾。因为,在课堂上语文老师用粉笔板书,本身就是向学生言传身教的一个重要过程,多媒体的使用,显然取消了这一过程。试想,一个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同时,又在黑板上适时书写出一些漂亮的汉字,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另一语文教育家吕叔湘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2](P46)。在电脑出现之前,我们很多人在语文课堂上看着老师一笔一画的板书,学会写字,有的还由此学会了写漂亮的汉字书法。再或者,如果老师偶尔将某一个字写错了,学生指出来,老师谦虚地将之改正,这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既美好又深刻,但这一切都随着一块幕布的出现消失了,语文课堂上颇具魅力的和谐场景也不复存在了。
其次,多媒体课件斑斓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活泼的动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但不啻说也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良性教学互动,因为互动不止是问与答,也包括双方的对视和交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不断地目视学生,用眼神跟他们交流:给试图违犯纪者以警告;给反映机敏者以鼓励;给懈怠者以提醒。但如今,当一块幕布放下来之后,老师眼睛只盯着电脑,学生眼睛只盯着幕布,导致师生之间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而没有了眼光和心灵的交流,语文课就异化成了知识传授课,失掉应有的温暖和温馨,更加谈不上教学是一门艺术了。
再次,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很容易造成学生文学感觉肤浅化,感情程式化,从而使学生失掉自我感知作品的能力。语文课本上的优秀篇目,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需要学生认真品读,慢慢体会,得到融汇于心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苏珊·桑塔格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的性质,是一种“基于过剩、基于过度生产的文化”[3](P16),而其结果必然是,造成“我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丧失”。一些教师将课文内容转换成各种各样的图片,有时还配上音乐,使所有学生得到了程式化的信息,对同一部作品产生相对一致的感受,却也由此使学生无法深入文字本身的美感和妙处,这对语文学习和作品阅读都是有害的。同时由于课件都是老师提前制作好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就无法摆脱课件的牵制,少了即兴的发挥和临时性变通,使课堂完全变成了戏剧排练。一次听一位教师讲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他先是用几张幻灯片介绍了文章的几个段落,然后重点渲染母爱,插入了多幅母爱的图画,还插入了《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的音乐片段,结果讲得很多学生泣不成声。下课后,有多位听课教师认为讲得好,但笔者却持保留态度。因为他在课堂上对母爱的过分渲染,已经严重偏离了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不是个好儿子》感情含蓄、隽永,没有催人泪下的激情,却包含着人世的沧桑与无奈,读来令人深思,回味无穷。而经他这样大肆渲染之后,学生再品读原文,就不可能产生这种深刻感觉,进入不了原文表达的思想境界。这种语文课上的滥情与误读倾向,是很多多媒体教学的通病。
另外,使用课件可能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意中给不负责任的老师提供了偷懒的机会。似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行转破产申请书.docx VIP
- Unit 6 At one with nature 词汇讲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色盲检测图(俞自萍第六版).pptx VIP
- 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ptx VIP
- 供需双方框架性合作协议新.docx VIP
- 美孚润滑油手册.pdf
- DZ_T 0181-1997水文测井工作规范.pdf
- 中国心力衰竭基层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课件PPT.pptx
- 有限空间下HGIS/GIS设备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安全距离评估方法.pdf VIP
- 22S5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