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650-记录锂离子电池发展
18650-记录锂离子电池发展
18650-记录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8650电池指外壳使用65mm高,直径为18mm的圆柱形钢壳为外壳的锂离子电池。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索尼推出之后,这种型号的电池一直在生产,经久不衰。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制备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体积能量密度已经提高了将近4倍,而且成本在所有锂离子电池中也是最低,目前早已走出了原来的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领域,作为首选电池应用于动力及储能领域。可以说,该型号电池的发展就是整个锂离子电池工业发展的缩影。
一 既生瑜何生亮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正是镍氢电池刚刚问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机。和更早的镍镉电池相比,镍氢电池能量密度高、无重金属污染、记忆效应也不太明显,被看做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可充电电池,大家的研究激情很高,也都给予厚望。和此同时,使用锂铝合金为负极的锂电池反而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虽然锂电池理论上性能更好,但是由于使用可燃性电解液,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可怕的枝晶,设计者们一直小心翼翼。可是,担心的还是来了, 1989年,配备了金属锂电池的NTT手机的连续起火事件沉重打击了锂电池研发者们,很多人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1990年2月,索尼却宣布一种新型锂电池已经达到了使用水平,可以开始供货。索尼之所以这么自信,原因在于他们找到了解决负极枝晶的方法:负极使用焦炭取代锂铝合金材料,电池中只有锂离子,没有金属锂。从此之后,锂离子电池时代开始了,镍氢电池悲剧了。
锂离子电池在实用化之初的性能并非明显高于当时的竞争对手镍氢充电电池。1993年初的 18650锂离子充电电池,其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为220Wh/L,仅比镍氢充电电池的180Wh/L高出约20%。而且锂离子充电电池还有诸多缺点,比如“和干电池间不具备电压兼容性”、“充电控制困难”、“内部电阻高,不能以大电流进行充放电”、“难以进行并联,电池组很难实现大容量化”。 然而,正如在上一篇博文中提到的那样,电子产品厂商对和轻质量电池的追求已经到了发狂的地步。虽然锂离子电池各种性能都不特别理想,仅凭能量密度为镍氢电池的两倍这一优点便受到了便携终端厂商的广泛青睐(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使用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重量仅为镍氢电池的一半)。到1991年以后,采用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手机和摄像机相继投放市场,开始蚕食镍氢电池市场。很快,进入21世纪之后,便携式电子产品市场上已经没有了镍氢。曾经的宠儿,在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功能的情况下,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 容量,电压
对于18650电池来说,电池体积已经固定,如何提高其容量成为了考验研发人员的内容。要么多往里面塞活性物质,要么提高活性物质的克比容量。
索尼2004年底推出的“G8”系列通过增加电池单元中填充的活性物质,比该公司原来产品的容量提高了6%。一是通过改变圆筒型单元顶部和底部的形状,使得插入电极在上下方向上比该公司原来产品长出1.2mm;另一个原因是提高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单位体积内可以放入更多的活性物质。随后,2005年2月发表了新型锂离子充电电池,通过改变正极和负极各自使用的材料,电池容量比该公司以前的产品提高了30%
在2005年4月20日~22日于千叶幕张Messe会展中心举办的“第23届马达技术展”上,松下电池工业在松下电器产业的展位上展出了采用镍、锰、钴复合材料和采用镍、钴、铝复合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前者高温性能好,而且成本低,容量为2250mAh,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为480Wh/L,单位重量的能量密谋为185Wh/kg;后者将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提高到了600Wh /L,平均电压为3.55V。容量方面,终止电压为2.7V时为2800mAh。
2006年松下展出了面向笔记本电脑、以LiNiCoAlO2为正极,容量为2.9Ah 的“NCR18650” 充电截止3.6V,放电终止电压约+2.5V。并在“2007国际消费者电子产品展”上,展出了该公司的“第3代”锂电池,正极使用钴系材料,负极用合金材料取代了石墨。体积能量密度提高到了740Wh/L,容量达到3.6Ah。而且,终止放电电压降到了2.0V。由于可使用的电压范围变宽,其能量得以提升。 2009年12月,松下量产了新电池“NCR18650A”,除了正极材料和原产品“NCR18650”同样使用镍类材料之外,作为安全技术还在正负极之间配置了耐热层(HRL:Heat Resistance Layer)。HRL是和隔膜分开配置的。新电池改进了原来的正极材料及安全技术,因此作为18650尺寸电池实现了业界较高的容量(3.1Ah)。电压仍和原来一样同为3.6V,但体积能量密度由620Wh/L提高到了675Wh/L。因此,电流容量从2.9A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