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石钟山记达标训练-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VIP

高中语文-20.石钟山记达标训练-大纲人教版第三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20.石钟山记达标训练-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更上一层楼 1.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偏义复词。 A.不知其浅深(  ) B.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C.毫无动静(  ) 提示: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白天黑夜接着做的是“作”而不是“息”,偏指“作”。 答案:A.浅深;B.异同;C.动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有(  )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微波入焉 D.有窾坎镗鞳之声……如乐作焉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F.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提示:A、F两项中为兼词,于此;B项,形容词词尾;C项,那里,代词;D项,助词,无义。 答案:AF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水经》云 B.盖大苏泛赤壁云 C.云是当为何伯妇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提示:“云”在古文中有“说”这一义,又可做大自然中云卷云舒的“云”。要注意到这一点。 答案:B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中,意义相同的是(  ) A.噌吰如钟鼓不绝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佛印绝类弥勒 D.满座宾客莫不伸颈……以为妙绝 E.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F.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 G.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H.今杀相如,绝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J.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提示:A、G两项,停歇,消失;B、H两项,断绝;C、D两项,最,非常;E、J两项,隔断。 答案:A、G同,B、H同,C、D同,E、J同。 5.请分别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方式相同的句子,并指出活用的词。 例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E.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提示:本题考查名词作状语。 答案:A.舟;C.夜;E.目、耳。 6.请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1)与“马之千里者”句式相同的有: (2)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式相同的有: (3)与“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有: 提示:(1)定语后置,(2)状语后置,(3)判断句。 答案:(1)A  (2)C (3)D 7.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每句的宾语是什么,位置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出这类句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陋之有? (4)唯奕秋之为听。 (5)子何恃而往?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7)唯利是图。 答案:(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宾语:余。(2)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宾语:谁。(3)有什么简陋呢?宾语:何陋。(4)只听弈秋(讲的)。宾语:弈秋。(5)你凭着什么去(南海)呢?宾语:何。(6)当时的人不承认这说法。宾语:之。(7)只追求利。宾语:利。 位置的变化:宾语都处在谓语之前。共同点:七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不同点: (1)(6)句是否定句,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要前置;(2)(5)句是疑问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前置;(3)(4)(7)句是为了强调宾语,常用“之”“之为”“是”等词把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可见这三类句子属于宾语前置中的三种不同类型。 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完成8~12题。   (甲)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乙)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最上层,则昏暗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舟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亦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彭雪琴所见,记在俞樾的《春在堂随笔》中) (丙)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濒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