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编制说明的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ZHENGHE-2014-359)。
。:
图2 二氨基甲苯与七氟丁酸酐衍生化学反应的反应式
为了保证衍生效率,课题组分别对衍生试剂的用量进行了考察,分别使用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μL的七氟丁酸酐,在室温下衍生30min,然后按照标准文本中“5.2 衍生过程”操作,结果见图3。
图3 衍生剂用量与衍生产物响应值关系图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当衍生试剂量达100 μL时,衍生产物的峰面积随着衍生试剂量的增加而趋于平稳,因此,可以确定衍生试剂量为100 μL为最佳使用量。
在衍生试剂最佳使用量确定后,课题组对衍生化反应的时间进行了确定,在衍生试剂量为100 μL时,分别对衍生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35 min的衍生效率进行了比较,见图4。
图4 衍生时间与衍生产物响应值关系图
从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衍生化时间为15 min时,衍生产物的响应值最大,因此可以确定衍生的最佳时间为15 min。
色谱条件的优化
在由原标准GB/T 5009.119-2003中,分析二氨基甲苯所用的色谱柱为填充柱,课题组结合二氨基甲苯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对DB-5MS与DB-1701MS两种不同的色谱柱的分析效果进行了比较,谱图见图5。
图5二氨基甲苯衍生物在两种不同色谱柱上的谱图
(a.DB-1701MS色谱柱;b.DB-5MS色谱柱)
从图5可以看出,二氨基甲苯在DB-5MS型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色谱峰型和响应值要好于DB-1701MS。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
为了保证修订方法的适用性,课题组在修订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气相色谱-质谱法,采用全扫描的方式对二氨基甲七氟丁酸酐的衍生产物进行检测,见图6。
图6 二氨基甲苯衍生产物的GC-MS全扫面谱图
从图6可以看出,二氨基甲苯衍生物的特征离子为514、345、495、317,为了保证GC-MS的灵敏度,采用选择离子扫面的方式进行检测,从而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二氨基甲苯衍生物的GC-MS/SIM谱图见图7。
图7 二氨基甲苯衍生物的GC-MS/SIM谱图(浓度为0.01 μg/mL)
方法检出限
根据仪器的灵敏度和目标化合物的残留量,在本方法的条件下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在S/N=10时,检测低限(LOD)均为0.001 mg/L。在样品中进行添加回收试验,。1、2、倍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3.1%之间。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理化检测》对回收率和精密度的要求。
本经家实验室分别做样品中3个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进行验证,方法的总体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8.8%之间,总体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在%~13.6%之间。本方法室间精密度符合GB规定的相关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