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一次从基地出发的作业(补图版)
记一次从基地出发的作业(补图版)
2010-12-22 11:16:49
前记:我一直想把这学期的设计课记录下来,于是就在space上陆续发了《安老师》的一系列日志,但写着写着就有两个角度可以写:一个角度是记录课程发展的过程,偏重于“教”,而另一个角度是记录自己的设计进程,偏重于“学”。所以在此另开一个偏重于“学和感悟”的文章,采用小学生作文的题材,记录点什么。【一看基地】基地就在Mendrisio镇上,无疑是一个很地域性的设计。而我刚来到瑞士,对这片土地没有任何感性认知。不用说那块基地了,所有对我都是新的,再加上相机还是新买的,于是从寝室一路拍到基地。我最开始的印象都是关于“材料和建造”的,原木垒砌的挡土墙、青苔、拱圈、石梁、葡萄架等等。
空酒窖
青苔
面向基地
从基地看出去 访材料后来看了Zumther看基地的方法[1],尝试着追踪基地里的材料的源头。于是我走访了砌墙用的玄武岩的源头,葡萄架用的花岗岩的源头,木材的源头。这是个辛苦的工作,我跑遍了Ticino州,从北部Biasca的采石场,到南部Balerna的地质公园。路上我很是欣赏那些基础设施,因为他们是整个国家的物质根基。慢慢的,我发现任何材料都有三态,不是“固液气”,而是“刚被开采的”、“深加工的”和“建筑使用的”。而且这些材料其实在刚被加工后就被临时的建造使用了。那些石碓、木堆使用的不同于建筑中的建造,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方法。
河流旁边的玄武岩
花岗岩采石场
原木堆
木堆中间 查地理Mendrisio在阿尔卑斯山的南部边缘,往南再走就是米兰所在的平原了。瑞士发达铁路沿着山谷把Bellinzona、Lugano、Mendrisio、Chiasso、Como这些城市连接起来。但Mendrisio的老城其实离铁路有点距离,她坐落在河流的冲积扇上,这条河流到河谷后向北汇入Lugano湖。这很奇怪,河流竟然反着流,而再往南的一条河就流向南流入Como湖,所以瑞士和意大利是以一个小小的分水岭为界的。
望向阿尔卑斯山
山峦下,一条路通向酒窖们 山谷两侧的山体陡峭,树木不高,想必是石质的山体。走到基地发现很多碎石,基地后面有几道拦石网,估计石头是风化后落下来的。当地的旅游介绍上验证了这个猜想
旅游信息上关于落石的描述 画地图工作室里很快就共享了各种地图。有2003年的航拍jpg图,有高程1米的等高线地形cad图。从航拍图上看,基地是一片树,这和2010年的情况不同。现在的基地被平整过,有两道挡土墙。基地的周围都是酒窖,还是个远近闻名的景点。这些酒窖分布在山脚下,是人类建筑的边界。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基地没什么信息,因为1米高程不够精确。继续看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大体量的建筑和孤立的树林会影响等高线,查了查信息才发现这张地图是用航拍图拟合出来的,等高线的高度大致记录了地形的起伏,到了有树和大体量建筑的地方就记录顶部的高度(Google地图里的等高线模式也是这样的)。所以这远非笔记人老师日志[2]中提到的实地测绘的地形图,不仅没有生命信息,还不准确。但是根据这张等高线地形图,我制作了一张1:5000的基地剖面。在剖面中可以发现基地处在两个坡度的交接点上,往下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地面是土质;往上就是树,地面由风化的碎石和土组成;再往上就是岩石峭壁,纯石头。
等高线地形图和基地剖面 改功能设计课最初给定的题目就是“酒窖+住宅”,是当地的传统模式,但是追踪模式的背后,有很多疑问。Mendrisio所在的河谷原来是肥沃的土地,种植很多葡萄,Mendrisio人就以酿酒为生,当然后来工业化以后,很多农田都拿来盖厂房了,现在没剩多少。所以1873年后,当地没再建新的酒窖。再加上技术进步,当地盖起了现代化的酒厂,用金属罐储存了,所以酒窖就更没用处了。
1873年的基地,酒窖们里老城有一段距离
2003年基地
2010年基地 很多原来的酒窖改变用途,变成饭店,再建一个新的酒窖无疑很傻。这意味着在功能方面肯定有很多可以思考,但我个人觉得这就有些偏荷兰了。所以我只是把住宅多做,酒窖少做,把精力放在“文脉”和“建造”上。这样就比较瑞士了。【一做方案】看了半个月的基地后,我并没找到多少精确的出发点。只是粗略的想了地上地下,石材木材,住宅酒窖,明亮黑暗,温暖阴暗,等等这些个对立的关系。于是我狠做了一顿方案,这些方案里有对挖掘技术的崇拜,有对抽象空间的想象,但都不属于基地。所以我重新又做了一轮方案,回归到基地固有的元素上去。这些方案里有一系列的平台关系,有生活的流程,但往下深入却发现没什么依据。
一次方案
又一次方案
再一次方案 我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