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意义.docVIP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意义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意义摘 要 目的:研究肌电图检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64例CTS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测,并对患者正中神经的运动及腕以下感觉传导速度和拇短展肌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析、研究。结果:64例患者中,8条正中神经腕以下感觉诱发电位SNAP的波形消失,50条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伴/不伴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减小,感觉异常率90%,伴有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或动作电位波幅下降23条,运动神经异常率35.6%,19例拇短展肌可见明显失神经电位。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在CTS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神经肌电图检测 腕管综合征(CTS) 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诊断意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179 腕管综合征(CTS)是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压所引起的手部疾病,以桡侧3~4指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以夜间或清晨较明显,活动或甩手后症状减轻,有时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动作不灵活。神经肌电图对CTS的诊断具有特殊意义。对64例CTS患者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64例CTS患者中,男10例,女54例;年龄17~70岁,平均46.2+11.5岁;双侧病变40例,单侧病变24例;病程20天~10年;患者以患侧手部桡侧三指半麻木疼痛症状为主43例,大鱼际肌明显萎缩21例,糖尿病7例,疑似颈椎病8例,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 检查方法:应用英国Medelec Synerg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①肌电图检查:用同心圆针常规检查拇短展肌、桡侧腕屈肌肌电图,分别观察患者静息状态下有无纤颤波、正尖波等失神经电位;轻收缩时测量运动单位的时限及波幅以及重收缩时运动单位募集反应。②神经电图:用皮肤表面电极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末梢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和运动传导速度(MCV),用皮肤表面电极检测正中神经腕以下和腕—肘的感觉传导速度(SCV)及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 判断标准:神经电图中,正中神经腕以下的SCV明显小于正常值下限,正中神经腕—肘的SCV在正常范围内,伴或不伴正中神经肘以下的MCV减慢及末梢潜伏期延长。EMG患侧拇短展肌可有静息时两处以上的纤颤或正尖波,轻收缩时运动单位时限增宽,募集呈单纯相,视为神经源性损害。 结 果 讨 论 腕管是由8块腕骨与横架其上的腕横韧带共同围成的骨性纤维性隧道样结构。正中神经是唯一一个与其他9条肌腱一同通过腕管的。其内压力升高均可使正中神经受到挤压发生功能障碍,引发腕管综合征。神经肌电图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两方面的诊断,尤其在CTS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64例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CTS具有如下特征:早期表现为正中神经远端感觉潜伏期(相对或绝对)延长,或混合神经电位的远端潜伏期延长,伴有或不伴有SNAP波幅在正常低限以下;随着病情的进展,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异常,以及远端运动潜伏期(相对或绝对)延长;晚期重度患者正中神经远端运动和感觉潜伏期延长,伴有SNAP或混合神经电位确如或者伴有鱼际肌CMAP波幅低或引不出,针电极检查显示有纤颤电位、募集减少、有MUP的变化。本组64例CTS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查异常率100%,表现为SCV异常率90%,诱发电位波幅降低的63%;MCV异常率356%,远端潜伏期延长的232%;拇短展肌EMG呈神经源性损害293%。 通过神经肌电图可鉴别颈椎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胸廓出口综合征等,但对于非常早期的患者,虽然症状很典型,但患侧运动及感觉传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时,需要加做患侧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以及对侧正中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进行比较以提高诊断率。 总之,腕管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女性多于男性,多与手腕活动过度有关,优势手受累较多,做屈曲收完部动作时容易诱发,甩手后症状消失。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为临床作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也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7—311,879—880. 2 余珊荣,杜琼颖.3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6:51. 3 金涛.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河北医药,2012,2:215—216. 4 杨飞,黄旭升,陈朝辉,等.134例的腕管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3):525.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