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浮山中羌王城 国内唯一遗留下来羌族军事见证
罗浮山中羌王城 国内唯一遗留下来羌族军事见证羌人花了数千年时间,从草原大漠迁徙到了四川盆地;为了保护家园,他们在高山峻岭中修建了一座坚固的古堡——羌王城,并在此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史诗;现今,作为目前国内仅存的羌族军事城堡,羌王城已被视为羌族之魂……
西出四川省绵阳市,约40公里可以抵达安县,在安县县城的西南方向,伫立着一座清奇挺拔的孤山,那就是著名的“罗浮山”。
罗浮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此山常年云雾环绕,行走山间,犹如轻踩浮云般起起落落,给人一种穿云破雾,如入仙境的感觉。这座1.5亿年前因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来的断层山,山势险峻,自东到西十二奇峰依次排列,峰势峥嵘,清代著名文人李调元曾经感叹:“万点尖峰列眼前,浮来海外是何年”。
当人们沉醉在罗浮山的惬意美景之中,也许不曾想到,在这条山脉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羌族秘史:据说,羌民族历经数千年的时光,最终从草原大漠迁徙到了这片高山深谷,建立起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羌王城”——这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座羌族军事城堡……
从草原到高山
羌族人用数千年时间建了一座王城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有过关于“羌”的记载。东汉应劭的《风俗通》称:“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为号”。他们也被认为是夏朝的始祖,而大禹是羌人的首领,也就是书中说的“禹生于西羌”……
在羌人数千年的历史中,“迁徙”和“战争”是两大不变的主题。他们最早生活在河湟中心的西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在秦国强大的军事打击下,曾经强盛的羌族也只能按支系南迁。其中,一支叫做广汉羌的部落辗转来到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定居在如今绵阳境内的北川、平武等地,随着人口的繁衍增多,他们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军事防卫,用以抵御异族入侵和汉族统治者的征剿。
但世事变迁,那些曾见证过羌族人荣耀或者历史的羌族军事设施,大多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走向了消亡。在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查中,专家们遗憾地发现:绵阳罗浮山羌王城,已经成了羌族历史上政治、军事唯一遗留的实物见证。
事实上,罗浮山羌王城的诞生,首先是和绵阳安县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安县位于汉羌交汇之地。由安县入北川,就进入了羌人的活动范围,平时,汉羌友好交往,互通经济文化,安县是羌人前往内地的一条必经之道。但如果两个民族发生冲突,安县自然首当其冲,羌民为了”自保”,于是在安县的要塞处构筑了军事关隘。
从罗浮山地形图上可以看到,著名的“罗浮十二峰”呈马蹄形依次排列,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在这些山峰相连的中间,有一处自成的凹地,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垣雏形,依山就势,羌王城就建造在这里。
羌王城的城堡约1平方公里,东西两面是山腹开阔地带,城墙全由当地石料凿成的大石条砌筑,城垣高4米,厚3米,长960米;南北两面以十二峰石壁为垒,石垒高处约30余米,低处约10米。整个城垣的周长为10.52公里左右,围成一个坚固、密闭的军事防御体系。其中,南城楼是羌王城的要冲,不仅利用一道圆形巨型石门隔绝外界,还借着悬崖峭壁的地势成为保护羌王城最稳固的一道防线。
从南城绕道北门,在乱石堆中有一口古井,水质清凉,当地人称之为“玉液缸”。据说,当年明军围剿羌王城的时候,这口井水为守城的羌族民众提供了救命之源。当地人还说:羌王城中还有一座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的羌族民居,叫做“尔玛楼”,那是当年城中羌兵首领的驻地,在没有了战火之后,已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传说中,如果是在雨夜静坐其中,你还能听到当年那惨烈的拼杀声……
王城碉楼
与羌族共存亡的“意志图腾”
在岷江峡谷居住的羌人,一直过着极为原始的生活,他们以畜牧业为主,“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但为了生存的土地和民族的尊严,也只能卷入到各民族的征战中。而罗浮山羌王城作为现存保护良好的羌族军事城堡,见证了太多历史的风雨。
据史料记载,安县秦时为岷山庄王统辖。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将安县改作涪县,属广汉郡。当时战乱频繁,涪江地区多处设置羌兵关隘,罗浮山上也构筑了军事设施,驻守的羌兵有上千人。到唐朝时期,朝廷派兵大肆进剿石泉(今北川、安县)、白草(平武)的羌民,随后重兵把守这些地方,并在政治上实行“羁縻”政策,将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纳入朝廷管理。
历来,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就实行比较苛刻的政策,尤其到了明朝中期,派到羌族地区的明朝军官大多都是纨绔子弟,大肆掠夺、欺压羌民。羌族与汉族之间摩擦不断。而罗浮山羌王城的留名历史,则与明代的“宣德启衅”事件有关。
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朝廷准备派驻守松潘的钱宏率军远征交趾(今越南境内),为了逃避这一征调,钱宏刻意制造事端,挑起境内羌、藏等少数民族的对峙和冲突,再进行镇压,由此引发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明军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当时比较强盛的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