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传统文化孕育时代新芽
让传统文化孕育时代新芽引言:
九月的早晨,当空气中雾霭渐渐开始散去,熟悉的书香又开始在校园里弥漫开来……
只听见清丽的童音高声呤诵着“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重庆市培新小学“经典诵读”时间,孩子们正在诵读中华民族的经典诗文。
此情此景,每一个置身于此的人都会陶醉,不禁驻足倾听。而静幽的绿荫花香也伴着朗朗的书声,把培新小学里的斯人斯物都陶出怡然的情绪。
为了把“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与人生增彩”的办学理念,“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国学教育开启智慧”的办学特色真正融入培新人的一言一行,培新小学吸取先人智慧,广读经典,以思索人生,指点未来。
我们感动于培新人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因为现今能把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作信仰的人并不多见。但他们却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传媒学者于丹说:“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岁月不言,时光不语。他们的人生就在这经典的传统文化的濡染中越陈越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数千年来,它一直引领着东方文明的发展,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依旧,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还是哪个时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都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学校应当在文化传播与复兴当中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现在,重庆市培新小学正以“国学教育”为特色,以传统文化《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力图采撷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多渠道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让其天天熏习,受用一生。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典诵读”这种文化积淀正慢慢释放出浓郁的芬芳,提升着学校的教育品质。学校也先后获得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国学江北工程特色学校、江北区文明单位标兵、江北区德育示范学校、江北区优秀红旗大队、江北区科技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实现经典诵读环境化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精心构思,整体打造。围墙上有孩子们喜欢的诗画作品,墙壁上是琅琅上口的“弟子规”;弟子规学堂、名家书画廊、师生书画廊、岁月长廊,每个楼道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铃声传出的是琵琶、古筝等经典音乐,栏杆、橱窗、甚至垃圾桶、洗手间都烙上传统文化的印迹。孩子们在校园里被浓郁的国学氛围所感染,享受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经典诵读与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实现经典诵读课程化
学校弘扬传统文化以儿童经典诵读为基本形式,对学生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经典诵读的内容,主要以中国文化经典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主,并辅之以儿童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经典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整理编辑为学校国学教育的校本教材。时间安排上,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计划,每周一节大课(40分钟):利用闲暇时间,每日一节小课(20分钟):开展亲子诵读,每天一次(10―30分钟)。文化熏陶、道德修养自然渗透在古诗文经典中,对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是一种极好的素质教育。
在儿童经典诵读的方法和原则上,学校倡导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提出“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教学方法也非常简单:“小朋友,跟我念”!在国学教育中遵循以下原则:读原著全文的完整性原则,重诵读轻讲解的模糊性原则,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知行合一原则。
经典诵读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实现经典诵读常态化
学校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机制。语文教学中利用文言文的教学及时链接经典诵读中的相关内容;将经典中的教育资源充实到品德教育课中,丰富品德课的教育内容,提升品德课的思想高度;音乐课上老师们教孩子唱起《礼运大同歌》《明月几时有》:美术课老师和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画起了《弟子规》连环画;体育大课间活动以及室内操都是儿童经典诵读配音配器而成。在2007年学校承担的区少代会压轴节目――“国学江北、礼仪重庆”中,孩子们很好地展示了学校融体育、音乐、舞蹈、经典诵读于一体的特色教育成果。
经典诵读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实现经典诵读活动化
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活动中,学校以培养孩子善良美德为突破口,围绕“日行一善”的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引导孩子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以“知荣辱、传美德、促成长”为主题,开展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清明节开展“红岩精神照千秋、清明情思祭先烈”的主题集会活动,端午节开展“中华魂,爱国情”迎端午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