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让语文教学长出创新种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语文教学长出创新种子

让语文教学长出创新种子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养。这一综合素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它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容,为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寻有效的创新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做了一点大胆的尝试。 一、善于发掘教材,寻找创新因素 充分发掘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善创新品格,激发创新思维,发掘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教育点,引发创新的动力 创新来源于学生的自我主动追求,兴趣、志向、激情、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心理因素基础。因此,树立崇高的创新志向是动力之源,是创新的灵魂。这些志向教育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努力挖掘。 (二)引导细心观察,打开创新门户 可以说,观察是创新的门户。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在对它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这就告诉我们观察在整个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提倡大胆怀疑,埋下创新的种子 创造往往从怀疑开始,怀疑就是思考。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疑,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因此,可以说怀疑是创新的种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如《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说:“孰为汝多知乎?”就是教育学生,敢于怀疑古贤,告诉他们古贤亦非圣人之理。针对中学生有好奇的心理特点,我们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创新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四)鼓励合理想象,展开创新的翅膀 学习各学科都需要学生具有想象力和联想力,在语文学习中,想象力更为重要,需要教师大胆放开,让学生的想象去纵横驰骋。可以以文为画,在画中想象;可以巧用插图,在看中想象;可以延伸情节,在练中想象;可以运用迁移,在模仿中想象;可以由静出动,在演中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方法很多,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和学科的具体训练结合起来,和重点难点结合起来。想象力和联想力越丰富,创新的火花也就闪的越亮。 二、创和谐氛围,铺创新路子 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知觉,唤醒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因而那种昏昏欲睡的思维状态,死气沉沉的思维空间,是诱发不出创新激情,迸发不出创新火花的。怎样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呢?首先,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以情动人,摒弃“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呵护,倾心于师,信从于师,“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其次,教学中把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突出主体作用,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千奇百怪的疑问,教师不得压抑、挖苦和讽刺,实事求是地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三是打破师言堂的教学格局,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之间要共同讨论,达到配合默契,心灵相通的教学境界,用“谁愿试一试?”,“你能解答吗?”等商量的口若悬河吻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学习,促进学生敢学、愿学、乐学的最佳状态的形成,营造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三、开展良性竞争,培养创新精神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我们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创新,是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语文课上进行朗读训练时,一位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找自己的榜样,敢于向榜样挑战。在教学《鸟的天堂》朗读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就在学生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地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地体会课义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个性品质。 四、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创新精神。 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困难、挫折)的阻挠时,就半途而废了,这种没有持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创新人才之所以会取得杰出成就,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老师要依据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树立典型,培养他们的这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