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元代河北散文家苏天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元代河北散文家苏天爵

论元代河北散文家苏天爵摘 要:苏天爵散文凝重简约,清丽典雅,又宏赡纵横,豁达奔放。他善于运用排比,造成奔放的气势。将儒家经典融会贯通,众体兼备。 关键词:苏天爵;散文;凝重典雅;宏赡奔放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62-02 苏天爵是元代后期河北最重要士人,他不仅历任从地方到中央的诸多官职,而且撰写和编纂了大量文稿,堪称当时最重要的历史学家。饶鑫贤、吴海航对他的“天下之公”、“历代之典”的法律观和“礼乐教化”与“法治”并行的礼治思想与德治观加以论证,并指出其理论观点的倾向性和在政治生活上身体力行的特点。(《苏天爵――元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传播者和卫护者》,《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萧启庆的《苏天爵和他的元朝名臣事略》(《元代史新探》)从其生平、名臣事略的内容和价值、名臣事略与元史列传的关系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孙克宽的《元儒苏天爵学行述评》(《元代汉文化之活动》)对其家世、著作与学术等进行研究。陈高华和孟繁清是对苏天爵研究最为充分的学者。他们合著了《苏天爵和〈滋溪文稿〉》、《苏天爵年谱》(《金元时期的燕赵文化人》之十三、十四),前者侧重于苏天爵教育、入仕、学术积累以及慈溪文稿的大略形成及流传情况,后者主要对苏天爵生平事实以年谱形式进行梳理。此外还有孟繁清《苏天爵墓址考》(《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一期)。 苏天爵, (1294~1352),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苏氏是元代真定的望族,苏天爵之曾祖苏诚,置屋藏书,以重视子嗣教育而闻名乡里。其祖苏荣祖,勤奋好学,藏书甚丰,名为“滋溪书堂”,教子严格。苏天爵的父亲苏志道,曾做过刑部主事,岭北行省郎中,政事之外有好读书,用自己的俸禄为儿子买书,曾在江南获得书籍万余卷,充实滋溪书堂。苏天爵父子两代单传,家教严格,苏天爵出生在这样书香世家,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为今后的学术成就奠定基础。之后从学于刘因的弟子安熙,“其学一以圣贤为师,尤深于六经语孟”(同《滋溪文稿》卷22《默庵先生安君行二伏》)。大约在21岁入国子学读书,先后师从吴澄、虞集、齐履谦等大家,并以勤奋好学,潜心学问得到虞集等着名学者的赏识。“既入宵监,又得吴公(澄)、虞公(集)、齐公(履谦)先后为之师。故其清修笃志,足以潜心大业而不惑于他歧,深识博闻,足以折衷百代而非同于玩物”。(《滋溪文稿》卷24《祭默庵先生墓文》)。1317年,24岁的天爵在国子学公试中,作《碣石赋》,“雅驯美丽,考究详实”,列为第一,得到了大都路蓟州判官(从七品)的管职。 苏的着作有:《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元文类》七十卷、《滋溪文稿》三十卷、《诗稿》七卷、《松厅章疏》五卷、《春风亭笔记》二卷、预修《武宗实录》、《文宗实录》。《辽金纪年》,《黄河原委》未及脱稿。 苏天爵的作品集《滋溪文稿》,收录作品325篇,30卷,体裁主要有记、序、碑志、策问、祭文、读书札记、题跋、奏疏、制诰、词、赞等。 天爵的文章总的来说,以政论文为主,中间夹杂着写人、记事的叙述性文字,逻辑性、议论性、实用性较强,文字简洁、凝练、严谨。而通篇都是抒情、写景的文学性文章不多。 叙述性文字简洁生动,在《元故中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文靖孛?鲁公神道碑铭并序》一文中,叙述了孛术鲁?在任燕南宪副时,明判是非,公允断案: “泰定间,数有天变、地震、水旱之异。时相多西域人,西域富商以异石为宝,诳取国帑,又其私人多以贪墨夺官,至是托言累朝中献诸物直不时给,台宪所罪官吏弗克叙用,皆有怨言,故致灾变若此。天子信之,因肆大赦,播告多方。盖彼内以私结其党与,外以取悦于奸贪。公时为燕南宪副,力陈其不可。他宪虽亦有言,皆依违回护,不若公言明白剀切,已而事果不行。公谳囚保定、河间,民犯私盐,法当运司治罪。公以民罹?寒,误触刑禁,皆随事治之。佐吏以为难,公弗恤也。囚有在狱久不决者,公察其情,可杖杖之,可释释之皆以为平允。” 而在文章结尾的议论汪洋恣肆,富于气势,掷地有声: “呜呼,士之于世也,愿谨者人多以为迂,倜傥者人则以为狂,底厉名号者返以为矜,通达时变者或以为谲。甚矣,为士之难也。公学识卓异,不随流俗俯仰,论议设施多有可述,而浅见狭闻者或未能尽识也。然士之特立独行,岂以求合时好为贤乎!临川吴文正公尝曰:「孛?鲁公学博而正,独立无朋。」闻者以为知言。” 又如:在《浯溪书院记》、《新城县学田记》、《新乐县壁里书院记》等文章中,以平实有力的笔触,论述了人才培养、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呜呼,天之生材足周一世之用,方无事时,人材或不克显,及临大节决大事,则忠义材能之士始表见焉。然则有天下者,可不以贤材为务乎!夫学校者,所以长育人材,而风纪之司又所以敦劝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