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六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概述】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皮肤、粘膜接触外界刺激性或变应原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接触物质有许多种类,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 【临床表现】 按照病程,接触性皮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一般急性接触性皮炎,容易发现刺激物或过敏原,除去接触物后,经处理,1~2周内可痊愈。若病因不能及时发现,皮炎则反复发作,或转化为慢性。 1.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在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水疱破后呈糜烂面,偶尔发生组织坏死。局部瘙痒或灼痛感,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畏寒、头痛、恶心等。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皮损。皮炎的部位及范围与接触物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但如为气体、粉尘等接触物,则皮损弥漫性无一定的界限,但多在手背、面部等暴露部位。 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局部呈慢性湿疹样改变,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 【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明确的接触史,皮损常局限于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境界清楚。去除接触物,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诊断接触性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鉴别诊断】 湿疹。 丹毒。 【治疗方案及原则】 应积极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对症处理。 1.全身治疗:视病情轻重,采用抗组胺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感染者可联合抗生素。 2.局部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 (1)急性期: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用3%硼酸溶液湿敷。 (2)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糊剂,氧化锌油;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莫匹罗星。 (3)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 湿 疹 【概述】 湿疹(Ecze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主要特点为皮疹多形性、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临床表现】 按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acute eczema):皮疹为密集的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分布对称,多见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自觉瘙痒较重。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脓痂、淋巴结肿大,甚至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亚急性湿疹(subacute eczema):经急性发作后,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疹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可因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新的刺激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急性发作或加重。如经久不愈,则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或自一开始炎症不重。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病情时轻时重,延续数月或更久。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玻由于病变部位不同,表现有差异。 4.几种特定部位的湿疹 (1)手部湿疹:由于手部经常接触外界物质,故发病率高,但很难确切病因。 多发生于指背、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腕部。皮疹呈亚急性或慢性表现,暗红斑,浸润肥厚,边缘较清,表面干燥粗糙,冬季常有皴裂。 (2)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女性。乳头、乳晕及周围可见暗红斑,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可伴糜烂、渗出。可单侧或对称发病,瘙痒或疼痛。 (3)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红肿、渗出、糜烂。反复发作,可呈慢性湿疹表现,局部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 (4)小腿湿疹:多发生在胫前或侧面,对称发生,呈亚急性或慢性湿疹表现。有些小腿湿疹常并发静脉曲张,局部呈棕红色,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甚至发生营养障碍性溃疡。 (5)耳部湿疹:多发生在耳后皱褶部,表现为红斑、渗出,有皴裂和结痂。 【诊断要点】 根据急性期皮疹多形性、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对称分布等特点,慢性期的苔藓样变等特征,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应和接触性皮炎鉴别。 慢性湿疹应和神经性皮炎鉴别。 手足湿疹和手足癣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避免各种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发病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避免过度洗烫,消除体内慢性病灶及其他全身性疾患。 1.内服药疗法:包括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的应用。急性期可选用钙剂、维生素C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