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评论(55).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学评论 (双月刊) 2008年第2期 (总第 148期) 善 寥 囊 调解与法制 :悖而不离的现象分析 史长青 内容提要:调解与法制分别与 “自下而上的正义”和 “自上而下的正义”相对应,在理论与制度设计上必然呈 悖反现象。然而,二者均以 “正义”为终极 目标,因而在 “和而不同”之中又表现出融通的迹象,即调解 的法制 化与法制化 中的优先调解。现代社会 中调解与法制的关系,是 以各守其度为前提的,既不能一味强调差异, 也不能一味强调 同一,正所谓 “悖而不离”。 主题词 :调解 法制 正义 法制化 优先调解 通常认为,调解是这样一种制度:经由当事人邀请经验丰富、独立和值得信赖的第三人干预来帮助当事 人通过协作而非对抗的方式来谈判解决他们之间的纷争。调解是以灵活性和非严格的规范性为显著特点的 纠纷解决方式。在这点上,其显然与法制①的价值取向相悖离。法制的目标指向是制度化和规范化,强调 “依法办事”的原则。从 “依法办事”的角度,法制与法治(ruleoflaw)的含义又是重合的,但是法治除此之外 还有更多的内涵。②正是由于人们对 “法治”内涵的争议颇多,难以达成一致 ,因而本文采用意义相对单纯的 “法制”一词。单从制度内涵上看,调解与法制是背道而驰的,然而在对中国调解现状进行一番考察后,我们 会发现二者分明呈现出了融通互补的关系。 一 、 调解与法制的悖论 (一)“自下而上的正义”与 “自上而下的正义”之争 如果说调解和法制的终极 目标都是实现正义,那么二者的路径是截然相反的。调解表现为 “自下而上 的正义(JusticeFromBelow)”,法制则表现为 “自上而下的正义 (JusticeFromAbove)”。美 国学者 Hyman和 Love将依法而治的制度(urle—governedsystems),如法律制度(1egalsystem)或冤情仲裁程序(grievancearbi— trationprocess),归结为 “自上而下的正义”。其制度特征是,“裁判者根据适当的标准或规则对事实作出判 断”。确保这一过程的正义性的基础是:规则,不论其 内容是什么,应当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和每一个违反规 则的人。而 “自下而上的正义”指的是,纠纷当事人塑造 了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结果,而不管该结果是否与 适用标准或规则得出的结果相一致。调解制度是生产 “自下而上的正义”的典型制度。在调解中,影响纠纷 解决方案的规则、标准、原则和信仰都由当事人 自己掌控。所适用的规范可能是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或经 本文系李浩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调解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民事调解新 问题研究”(编号07BFX068)的阶 段性成果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烟台大学法学院讲师。 ① 关于 “法制”一词的含义,沈宗灵先生总结为以下三种:第一,法律和制度 ,也有的仅指法律制度。第二,动态意义上的 法律,即立法、执法 、司法、守法 、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类似西方社会学法学家所讲的法律概念,如 美国社会学法学家庞德(R.Pound)就将法律称为 “社会工程”。第三,指 “依法办事”的原则,这一意义上的法制就词义而言, 相当于 l7、18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所讲的 “法治”、“法治国”等原则。参见沈宗灵:《“法制”、“法治”、“人治”的词义分析》,载 《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本文中的 “法制”一词,在兼采上述三种含义的同时,又重点突出其动态的含义,即法制化和依法 办事。 ② 关于法治概念的争论,详见裴文睿:《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中国关于法治概念的争论》,载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 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 34—83页。 l25 论文网 论文大全 论文网 论文大全 法学评论 2008年第2期 验的。当事人 自由运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