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及紧固件力学性能.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及紧固件力学性能

螺纹紧固件常用材料及力学性能?? (MPa) 钢 号 抗拉强度 σb 屈服点 σs 疲劳极限 弯曲σ-1 拉压σ-1Τ 10 340~420 210 160~220 120~150 Q215-A 340~420 220 ? ? Q235-A 410~470 240 170~220 120~160 35 540 320 220~300 170~220 45 610 360 250~340 190~250 15MnVB 1000~1200 800 — — 40Cr 750~1000 650~900 320~440 240~340 30CrMnSi 1080~1200 900 — — 一般机械联接用钢螺栓的预紧力 螺纹规格 d 螺栓机械性能等级 4.6 5.6 6.8 8.8 10.9 12.9 预紧力F?/N (按预紧应力/屈服点=0.7计算) M6 3230 3940 6180 8190 11600 13600 M8 5890 7140 11200 14800 21200 24800 M10 9310 11300 17800 23500 33600 39400 M12 13500 16500 25900 35400 49000 57200 M16 25200 30800 48300 66100 91000 106000 M20 39400 48000 75600 102000 142000 166000 M24 56800 69100 108000 148000 205000 239000 M30 90300 109000 172000 235000 326000 380000 M36 131000 160000 251000 343000 474000 554000 螺栓间距t0 工作压力/MPa ≤1.6 1.6~4 4~10 10~16 16~20 20~30 t0/mm 7d 4.5d 4.5d 4d 3.5d 3d 注:表中d为螺栓公称直径。 典型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及螺栓载荷计算 载荷类型 螺栓组的布置 工作要求 单个螺栓的载荷 载荷平行于螺栓组的轴线,且合力通过被联接件结合面的形心 保证受载后结合面的紧密性 各螺栓受工作载荷均等: 式中? z—螺栓的个数; Fw—作用于被联接件上的外力总和 载荷作用在被联接件的结合面上,且通过螺栓组的形心 在受横向载荷后,被联接件不允许有相对错动 采用普通螺栓联接时,各螺栓受力(预紧力)均等: 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时,各螺栓受力(切向力)均等: 式中? Kf—摩擦联接可靠性因子,取Kf=1.1~1.3; m—结合面数; μ—结合面间摩擦因数,见表 HYPERLINK D:\\已装程序\\Program Files\\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base\\jxgcsdzsc\\22\\22.1-09.htm 联接结合面间的摩擦因数 载荷为作用在结合面上的旋转力矩T 受旋转力矩后,被联接件不能有相对转动 采用普通螺栓联接时,各螺栓的预紧力均等: 采用铰制孔螺栓时,距螺栓组形心最远的螺栓受力最大: 螺栓组受翻转力矩M A=ab-a1b1 受载后,结合面不允许开缝和压溃 距结合面对称轴最远的螺栓受工作载荷最大: 螺栓最小预紧力: 允许螺栓最大预紧力: —结合面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 螺栓联接可靠性设计准则 联接形式 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 受拉伸 静载荷 松联接 断裂 P(σb-σ>0)≥R 紧联接 屈服 P(σs-σ>0)≥R 受拉伸循环载荷紧联接 疲劳断裂 P(σaL-σa>0)≥R 受剪切静载荷联接 切断 P(?b-?>0)≥R 压溃 P(σs-σP>0)≥R或 P(σb-σp>0)≥R 受剪切循环载荷联接 疲劳切断 P(?-1-?>0)≥R 注:P—概率;R—可靠度。 ① 因超拧造成载荷超出保证载荷时,对螺纹直径d≤16mm的8.8级螺栓,则增加了螺母脱扣的危险。推荐参考GB/T3098.2。 ② 仅适用于螺纹直径d≤16mm。 ③ 对钢结构用螺栓为12mm。 ④ 最小抗拉强度适用于公称长度l≥2.5d的产品;最低硬度适用于长度l<2.5d以及其他不能进行拉力试验(如头部结构的影响)的产品。 ⑤ 对螺栓、螺钉和螺柱的实物进行楔负载试验时,应按σbmin计算。 ⑥ 在螺栓、螺钉和螺柱末端测试的硬度的最大值为:250HV、238HBS或99.5HRB。 ⑦ 表面硬度不应比芯部硬度高出30个维氏硬度值。10.9级的表面硬度不应 紧定螺钉性能等级的标记 性能等级 14H 22H 33H 45H 维氏硬度HVmin 140 220 330 450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