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摘 要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
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研究生:胡家永 导师:朱丽萍 副教授
摘 要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 )与乳腺浸
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 )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的分
析 2004 年 1 月至 2009 年 12 月间在新疆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经过手术治疗,病理证实
为原发性单纯性 ILC 患者 69 例以及 IDC457 例。统计患者年龄分布、月经状况、影
像学表现、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免疫组化等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ILC 组的中位年龄 50 岁,IDC 组 47 岁,在年龄构成中≤35、36-65 岁、≥65
岁分别占 2.9% 、81.2%、15.9%;IDC 组分别占 9.2%、79.6%、11.2% (P0.05 );ILC
组和 IDC 组绝经前患者分别占 50.7 %、60.8 %,(P =0.111 );ILC 组和 IDC 组双乳癌
的比例分别为 5.8%、0.4% (P=0.000 );ILC 组单用超声、钼靶的检出率分别为 79.3%、
73.6%,IDC 组分别为 92.0%、84.5% (P0.05 );ILC 组和 IDC 组肿瘤位于中央区比
例分别为 34.3%和 15.6%(P=0.000 );两组多中心多灶性所占比例分别为 13.4%、2.4% ,
ILC 组高于 IDC 组(P=0.000 );ILC 组和 IDC 组 T4 所占比例分别为 8.7%、0.9%
(P=0.000 );ILC 和 IDC 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 52.9%、46.1% (P=0.259 );淋
巴结转移数 10 以上ILC 组占 20.6% ,IDC 组 9.3% (P=0.005 );ILC 组 ER,PR,C-erbB-2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6.7%,56.5%,14.5%,IDC 组分别为 58.2%,57.1%,22.3% (P=0.182 ,
0.926,0.139 )。结论:1.ILC 与 IDC 比较 ILC 影像学表现有时不典型,联合运用超
声及 X 线钼靶检查,明显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率。2.ILC 与 IDC 比较同时性双乳
癌发生率更高,原发肿瘤位于中央区较多,多灶性,多中心所占比例较高。3.ILC 与
IDC 比较原发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
关键词:乳腺癌 小叶癌 临床病理 影像学表现
1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
Comparative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and ductal carcinoma in breast
Postgraduate: Hu Jiayong Supervisor: associated prof.Zhu Lip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 lobular breast cancer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 and invasive ductal breast
cancer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69 cases and
457 cases of operable patients with prima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床1.5TMRI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评价骨转移瘤的临床运用价值.pdf
- 临床1.8mm及3.0mm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泪膜影响的差异.pdf
- 临床1.5TMp-MRI检查中PI-RADS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初步运用评价.pdf
- 临床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弥散系数在椎体良恶性压缩骨折诊断中的价值.pdf
- 临床1.三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评价;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探究.pdf
- 临床1.IDO和SOCS1共抑制对树突细胞抗肾癌免疫应答的影响和机制;2.Bmi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pdf
- 临床1H-MRS与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及UPDRS评分相关性分析.pdf
- 临床1H-MRS对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定性诊断的探究.pdf
- 临床1H-MRS对口吃症患者语言中枢代谢特征的探究.pdf
- 临床1~3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童认知、注意和执行功能特点的研究.pdf
-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及乳腺钼靶X线表现的相关性研究.pdf
- 乳腺癌DCE-MRI影像特征及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pdf
- 乳腺癌CYP1B1、ER、PR表达水平及多西他赛体外敏感的相关性.pdf
- 乳腺疾病的磁共振诊断和鉴别诊断研究.pdf
- 乳腺癌HER-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临床运用.pdf
- 乳腺导管原位癌X线征象及病理、免疫组化标记物相关性研究.pdf
- 乳腺癌DCE-MRI联合DWI及病理、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性研究.pdf
- 乳腺癌ET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分子生物学指标变化的探析.pdf
- 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的富集及鉴定及马钱子碱对其干预的实验研究.pdf
- 乳腺癌k-rs基因突变检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