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四课
1)中国传统习俗组图 2)中国的传统建筑组图 3)中国的传统艺术组图 (1)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2)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3、怎么办——具体要求(启示)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1、文化继承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 谈一谈 * (1)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就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对待它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异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3)前一种观点,看到了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一面,但认为传统文化全部是财富则是不科学的。后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保守的不合理的因素,是正确的;但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则是不科学的。 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横向 传统文化的继承 纵向 什么是 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 待传统文化 含义 特点 相对稳定性: 民族性: 正确态度 意义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性:表现、地位 作用:积极、消极 【考点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文化的传承 (1)联系 (2)区别 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看课本44页材料: 探究提示:(1)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予以借鉴吸收,不能全部抛弃。 ?????? (2)观点二也是片面的。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合理成分,但也有不少消极成分,正确的做法是批判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3)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观点辨析: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题目观点把继承与发展分为先后,是错误的 (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社会制度变革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4、教育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明天是今天的延续。阅读教材思考: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考点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调整 社会制度的变革 经济、政治的变化 文化形态的变化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引起 要求 导致 决定 1920年代,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当时的时髦装饰,男子是礼帽、眼镜和怀表;妇女们则去了发髻,农村姑娘梳起大辫子,城市妇女开始流行烫发,着上衣下裙或新式的旗袍。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 建国初期,中国服饰受前苏联的影响最大。军队中的女干部穿着大翻领、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宁装,与短发配合,给人以一种整洁利落、朴素大方的感觉。改革开放之后,服饰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广州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docx
- 2013年广州市“一模”语文详细评分标准及补充细则.doc
- 2013年广州一模试卷讲评.ppt
-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复习2.ppt
-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评分标准及补充细则.doc
- 2013年北京朝阳区一模文综试题与答案.doc
- 2013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药事管理与法规科目拟调整内容和要求.doc
- 2013年政治高考信息会资料---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复习效果.ppt
- 2013年揭阳市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3年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及解析(七).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