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紧密联系实际,符合社会需求,不少企事业单位将英语水平作为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对中职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公共英语作为中职的一门主要公共课程,如何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的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这是每一位中职学校英语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模式 英语学习 现状 对策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构成我国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许多学校采用“2+1”或“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只有两年,公共英语开设的时间有些学校是一年,总课时120节左右,部分学校开设一年半,课时在150节左右。只有少数学校的少数专业在开设了一年的基础英语教学之后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绝大部分中职学校公共英语课程是综合英语。目前,中职学校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逐步趋于规范。但是,英语教学要达到什么水平,课程怎么安排,实践中有的照搬大学专科计划,有的沿用中专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理论研究与探讨也相对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乃至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轻视文化课学习。从每年的夏季招生我们都知道,选择上职业学校的这一部分学生主要就是为了学技术掌握一技之长。他们认为学不学文化课无所谓,再加上初中时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就更没有兴趣学了;更有甚者彻底就不学,说早知道要学文化课就不来上职业学校了。在他们看来学文化课是上普高考大学的事,上职业学校只要把专业技术学好就够了。殊不知每门课程之间都是相通的,学电工电子要用到数学知识,学计算机要用到英语知识,平时打个欠条写封信写张请假条等要用到语文应用文写作知识。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中专毕业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学习和深造提供契机。 2.受以往自身学习状况的影响英语基础太薄弱,学生对英语学习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很多学生初中时英语基础就太薄弱,甚至大面积空白,以致现在听不懂英语课,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这样的学生在班上人数不多,但他们在班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很大。他们对英语学习完全不感兴趣,对老师的教育水平和方式方法不介意,但却非常介意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不允许老师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也不希望老师对他们严格要求,个别学生甚至常常和教师抬杠。 3.一少部分同学基础可以,学习态度也端正,但学习方法不合理,进步较小,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差。这部分学生基础一般,略感兴趣,但不愿多花功夫。他们智力较好,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然而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不太明确,对自己的要求不太严格,学习上情绪波动较大,因而学习基础不很扎实。从进入职业学校开始,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矛盾的心理。他们既对老师的授课方式较为挑剔,同时又不希望老师对他们过于严格要求。 三、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内部因素:一是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理论上讲,中职学生上职校是为了更好地择业、就业的,因而他们往往就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思想,认为只要专业学好了就行文化学不学无所谓,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都是迫于学校课程的规定。二是懒惰性心理和投机性心理间接造成其学习障碍的原因。虽然入世已近十个年头,但在中小型城市乃至一些大城市的企业工厂里,真正可以在工作中应用英语的工作寥寥无几。即使同外国同事一起共事,也可以选择肢体语言、酒文化等一些非语言因素交流。这使得技校学生在内心深处就由其懒惰和投机心理给自我做了心理暗示,不用刻苦学习英语,因为工作生活中应用并不广泛。三是部分中职学生本身的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由于初中甚至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上的反复失败,备受歧视,自卑感强。造成了被动的“养成型教育”即谈“英”色变,即大多数学生在中考后从心里上就拒绝、排斥英语这门课,让他们既恨又寄希望了解的课程。 2.外部因素:一是现行中职英语教材偏难,学生难以接受。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现行英语教材内容偏难,偏深,内容偏多,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很难衔接,学生无法接受与他们实际基础和起点相差甚远的教材内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更谈不上对英语感兴趣,导致教师无法按教材正常授课,无法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二是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