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谈骨气》基础练习能力测试-冀教版
15 谈骨气
【基础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富贵不能淫( ) 嗟来之食( )
答案:yín jiē
2.对下面三个加点字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淫乱 动摇 屈服
B.迷惑 迁移 弯曲
C.迷惑 改变 屈服
D.荒淫 变动 委屈
答案:C
3.根据本文内容填写表格。
事 例 与之相对应的孟子的话 文天祥 慷慨就义 贫贱不能移 答案:
富贵不能淫 贫者不食嗟来之食 闻一多宁死不屈 威武不能屈
4.用直线连接人物的时代和身份地位。
现代
古代 文天祥 穷人 不食嗟来之食 知识分子 闻一多 士大夫 答案:
5.下面对本文事件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三个事例都表现了无产阶级的骨气。
B.事例从古到今,涉及时间长。
C.人物从士大夫阶层到一般穷人,有代表性。
D.事例典型,有针对性。
【能力提高】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
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么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1.《谈骨气》全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用_______做论据,论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表明吃了“嗟来之食”后果的一句话(用原文中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这里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贫者不食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
3.论证方法是例证法。
4.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5.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①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②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③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当然要观察。⑥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⑦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⑧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二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⑨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⑩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举学游泳的例子,直接证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词“必须”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从实际出发”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第一层:提出本段的论题和论点。 第二层:分析问题。③——⑥讲道理,⑦至⑩以学游泳为例,证明论点(⑦⑧句正面举例⑨⑩反面举例)。 第三层: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同步测控优化训-冀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3-清塘荷韵同步测控优化训-冀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2-记承天寺夜游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4-紫藤萝瀑布同步测控优化训-冀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3-想北平同步测控优化训-冀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5-诗词五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八年级语文上册-4-乡愁诗两首同步测控优化训-冀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4-走进纽约同步测控优化训练-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舌战群儒》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方块字》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汉字的魅力》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短章一束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寻找理想》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谈笑》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读联之悟》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2》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1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扑朔迷离的麦田怪圈》4同步练习-鄂教版.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上,校长讲话:开局靠状态,落地靠实干,前行靠合力!.docx VIP
- 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PDF VIP
- ECMO临床应用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 劳务分包招标文件范本(2025版).docx VIP
- 2025年殡仪服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版矿山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中医刺骨术临床高级带教进修班【邀请函】点击下载-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doc VIP
- 刺骨疗法实践报告总结.docx VIP
- 质量缺陷修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