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粒末端G-四联体结构的形成以及
端粒末端G-四联体结构的形成以及
以G-四联体结构为靶点的端粒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王婷婷
摘要: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简单的DNA片段重复而成,这些片段多富含G,因此这种DNA被称为富-G DNA。G-四联体就是单链部分的富-G DNA在特定的离子强度和PH值条件下形成的结构。肿瘤细胞中这种结构的形成可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使端粒长度稳定机制遭到破坏。因此G-四联体成为目前抑癌手段的新热点。
关键词:G-四联体 端粒 端粒酶抑制剂 富-G DNA
1.端粒和端粒酶
端粒作为一种特殊的染色体末端的结构,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其中,端粒DNA的G碱基含量很多,经常由简单的富G-DNA片段高度重复而成。端粒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种属特异性。
1.1端粒存在的意义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其只能从5’端向3’端顺序复制,新生成的DNA中只有一条单链是顺序复制下来的,另一条单链则会以RNA引物加上冈崎片段的形式复制。 其中一条新单链5’端会被RNA引物先行占据。(图1)
图1 DNA复制
当复制完成后,RNA引物会自行脱下,接着由DNA连接酶识别每个冈崎片段的末尾,对其与下一个冈崎片段的开头进行连接(从上图中看是从右向左进行连接)。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条新单链的5’端(最右端)没有上个冈崎片段的末尾,DNA连接酶不能补全它由于RNA引物的脱去而缺失的部分。这个问题被称为末端隐缩。
有端粒存在的情况下,在染色体进行复制时,丢失的部分只是一段高度重复的DNA(在上图中也就是存在于原DNA的3’端,并不含有翻译后有意义功能的序列)——即一部分端粒,用这种方法保证了染色体的完整复制,这是端粒的主要作用之一。当然,因为染色体是互补配对进行复制的,所以在DNA的5’端也有端粒的序列,以保证子代DNA的3’端在下次复制时不会丢失重要序列。由此可见,端粒是真核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因为它的存在,复杂的染色体复制机制才可以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由于每次都是子代DNA的5’端不能复制原DNA的序列,所以相比较而言,子代DNA3’端比5’端的序列要长。由此类推,所有DNA的端粒部分,3’端都比5’端要长一些。这和下面介绍的G-四联体的形成息息相关。
除此之外,端粒位于染色体的末端,还可以有效避免染色体相互之间的融合,避免核酸酶将染色体降解。有一个很好的比喻——端粒就如同一条鞋带末端的胶圈,没有胶圈,鞋带末端就会开始散开,鞋带也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在染色体中,失去端粒将意味着基因的不稳定,基因突变和基因丢失的几率增加,也会因此触发细胞的凋亡机制。比如P53抑癌基因,它的触发就源于细胞中端粒缩短到一定的临界长度,这个细胞再生长增殖下去已经对生物体的基因稳定有威胁,于是会由P53来诱导此细胞凋亡。由此,细胞中如果端粒维持在一定的长度,细胞便不会凋亡,肿瘤细胞便是如此。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肿瘤细胞中的端粒不会缩短呢?答案是端粒酶。
1.2 端粒酶的作用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RNA,蛋白质以及催化亚基组成。它能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序列,维持甚至增长端粒的长度,这一切的前提是在端粒酶有活性的情况下。在胚胎期,端粒酶的活性很高,很多组织中都能测出它的存在。但随着细胞的分化,端粒酶的活性很快下降,因为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在干细胞,造血细胞等必须不断分裂的细胞中,仍能检测出端粒酶的活性外,其余的细胞中均没有有活性的端粒酶的存在。这说明,端粒酶的活性在正常细胞中受到很严密的调控。
而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几乎都可以测到端粒酶的活性。这使得恶性肿瘤细胞的端粒总能被延长而保持一定的安全长度,染色体将永远完整的被复制,细胞因此不会走向凋亡,只会不断增殖扩散。
2 G-四联体
G-四联体是G-四联体螺旋的基本单位,也是四联体DNA的一种特例。
2.1 G-四联体的形成
以人的DNA为例,在端粒末端靠近3’一端是富含G重复序列的的,比如重复序列TTAGGG(同理,另一端5’端则富含C,即是AATCCC)。这种富含G的DNA被称为-G DNA。而上面提到,端粒末端3’端总比5’端要长一些,被称为“端粒尾”,所以端粒尾既是-G DNA又是单链DNA。
……
图2 人端粒末端序列
1989年,Sundpuist和Klug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略论家族式企业管理的利与弊.doc
- 疆克拉玛依油田公司考试复习题.doc
- 电缆敷设及电缆头制作.ppt
- 疼痛評估與護理措施.ppt
- 疗机构存在问题1.doc
- 病种分值结算及其管理办法.ppt
- 病理图片(肾小球肾炎病理图片).doc
- 痛护理.doc
- 病虫害简介.pptx
- 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整理.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