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童心理保健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层儿童心理保健技术

基层儿童心理保健技术 刘运超 一、目 的 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科学地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早期发现、及时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和管理。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包括健康儿童、高危儿童和心理行为发育偏异儿童。 三、服务内容 (一)健康儿童 1.时间与内容 在儿童健康体检同时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指导,即婴儿期至少4次,建议分别在3、6、8和12月龄;3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间隔6个月,时间在1岁半、2岁、2岁半和3岁时;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1次。 三、服务内容 2.监测方法 在健康检查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条件,结合家长需要,至少选择以下方法之一进行筛查。 三、服务内容 (1)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8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指标,即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扶栏上楼梯、双脚跳。通过检查了解儿童在监测图中相应月龄的运动指标发育情况;如果某项运动发育指标至箭头右侧月龄仍未通过,提示有发育偏异或异常的可能。 三、服务内容 (2)预警征象:根据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表1)进行筛查。检查有无相应月龄的预警症状,发现相应情况在“□”内打“√”。发现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应及时登记并转诊。 表1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表1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三、服务内容 (3)标准化量表:使用全国标准化的儿童发育量表,如小儿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0~6岁儿童发育筛查量表(DST)、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儿心量表)等进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的筛查评估。 三、服务内容 3.转诊 筛查结果可疑、异常者,应登记(附件1)、转诊至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并进行随访。 三、服务内容 4.预见性指导 在儿童定期健康检查过程中,应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为基础,根据个体化原则,注重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给予科学的心理行为发育的预见性指导,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服务内容 (1)新生儿期 1)强调母婴交流的重要性,鼓励父母多与新生儿接触,如说话、微笑、怀抱等。 2)建立以婴儿为主导的育儿模式,学会辨识新生婴儿哭声,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其需求,如按需哺乳。 3)新生儿喂奶1小时后可进行俯卧练习,每天可进行1~2次婴儿被动操。 4)给新生儿抚触,让新生儿看人脸或鲜艳玩具、听悦耳铃声等,促进其感知觉的发展。 三、服务内容 (2)1~3个月 1)注重亲子交流,在哺喂、护理过程中多与婴儿带有情感的说话、逗弄,对婴儿发声要用微笑、声音或点头应答,强调目光交流。 2)通过俯卧、竖抱练习,锻炼婴儿头颈部的运动和控制能力。 3)增加适度的听觉、视觉刺激,听悦耳的音乐或带响声的玩具,用鲜艳的玩具吸引婴儿注视和跟踪。 三、服务内容 (3)3~6个月 1)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及时并有效的应答婴儿的需求信号,鼓励父母亲自照顾、养育婴儿。 2)培养规律的进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多与婴儿玩看镜子、藏猫猫、寻找声音来源等亲子游戏。 3)营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与婴儿说话、模仿婴儿发声以鼓励婴儿发音,达到“交流应答”的目的。 4)鼓励婴儿自由翻身、适当练习扶坐;让婴儿多伸手抓握不同质地的玩具和物品,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三、服务内容 (4)6~8个月 1)父母多陪伴和关注婴儿,在保证婴儿安全的情况下扩大活动范围,鼓励与外界环境和人接触。 2)提高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练习发“ba ba”、“ma ma”等语音。 3)帮助婴儿练习独坐和匍匐爬行,扶腋下蹦跳;练习双手传递玩具、用手吃饼干等食物、伸手够远处玩具、撕纸等双手配合和手指抓捏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4)教婴儿识别家人和常见物品。 三、服务内容 (5)8~12个月 1)帮助婴儿识别他人的不同表情;当婴儿出现生气、厌烦、不愉快等负性情绪时,转移他/她的注意力;受到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2)增加模仿性游戏,如挥手“再见”、拍手“欢迎”、捏有响声的玩具、拍娃娃、拖动毯子取得玩具等。 3)丰富婴儿语言环境与刺激,经常同婴儿讲话、看图画,让婴儿按指令做出动作和表情。 4)帮助婴儿多练习手-膝爬行,学习扶着物品站立和行走;给婴儿提供瓶子、杯子、积木、球等玩具玩耍,发展手眼协调和相对准确的操作能力。 三、服务内容 (6)12~18个月 1)给予幼儿探索环境、表达愿望和情绪的机会;增加亲子互动的功能性游戏,如把汤匙放在碗里、积木放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