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浅谈
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浅谈摘要:伴随着影视剧《新少林寺》、《手机》等的热播,河南方言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高,河南方言以它鲜活的草根气质穿插于影视文化作品中,生动地传达出河南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本文以河南方言影视文化作品为研究对象,试析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河南方言 影视文化 现状 发展前景
2010年12月,中国新闻网一标题为“《新少林寺》发布预告片,成龙挑战河南方言”的新闻,又把河南方言炒了一把。河南处于中国的心脏,古文献记载“周公营洛,建表测景,豫州为天下之中……”河南方言属北方方言即官话方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普通话”。河南方言电影、河南方言电视剧、河南方言学新闻等以别于传统话语的形式传播着区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出发,试析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及发展前景。
河南方言相声小品――最初的“开山人”
语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方言现象是地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方言是地方风味的重要标志,它参与构建这个地域的文化环境,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语音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河南方言始终居于无可争辩的“雅言”地位,并被视为“正音”的标准。河南方言与河南地方文化一样,都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的特征。
河南方言最早是通过电视相声走进大众视野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方言不仅是一种特色语言和交际工具,还是一个区域文化的核心和地域文化独特的标志和代表。河南方言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便利,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早年有一段相声,谈到各地方言,说最省事的就是河南话,他举出4句话只用了4个字,引得大江南北多少笑声。河南话总算挤进传世之作,露了那么一小脸儿。而在姜昆的相声里,则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河南话分析,他发现“中”在生活里的不同用法。如果河南人说“中”,那就是答应、肯定、承诺、保证、斩钉截铁,脸上的表情也是艳阳如花。如果说“中中”,意思就变了,那就是有些将就、应付、不耐烦,脸色自然也是晴转多云。如果说“中中中”,那就又不一样了,多半是敷衍、推诿、开门送客,脸色暗如多云转阴。如果说的是“中中中中中……”,脱口而出一大堆,分明就是恼怒,大有黑云压城、大风起兮的势头。
侯宝林对河南方言的简练程度进行了艺术夸张,但是也确实抓住了河南方言的这一特征。河南方言单音词和合音词较多,习惯上又常常省略许多成分,有些县、市还将出现频率较高的“了、着、过、到”等隐含于韵母的变化之中,说起来自然就比其他方言简练得多。①
河南方言歌曲――方兴未艾的“推动者”
2006年下半年,一首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歌曲《河南人,中!》在网络上快速流传,在该歌的Flash中,先是两只小鸟用河南方言对话,然后就是歌手用流行的RB风格将河南的风景名胜、美食文化尽数展示,歌中还夹杂了大量的郑州方言。演唱这首歌的歌手,是出生在郑州的何瑶,他的成名作就是曾在网络上热传的《河南人惹谁了》。正是这首借助网络流行的原创“口水歌”,极大地刺激了大众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兴趣。其他河南方言网络歌曲还有《河南人怎么了》、《我赚钱了》等,都属于方言版的极具地方特色与现代气息的流行歌曲。网络、流行音乐、方言这三个因素的组合,形成了这些河南方言版流行歌曲的独特魅力。
用方言来表现河南生活,那滋味当然是正宗地道,仿佛将河南人的生活连着根茎枝叶一起移植到了流行音乐之中,新鲜而生动。以河南方言演唱的网络流行歌曲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方言的运用,如果将其中的歌词变为普通话,许多歌词原有的滋味儿及俏皮幽默就会荡然无存。
不少人表示听到这些河南方言网络歌曲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随之就是自豪。河南的美景、美食以及崭新的形象都在歌中体现,而那些熟悉的乡音更是让人觉得骄傲。一位外省的朋友看到记者发送的《河南人,中!》这首歌的Flash后,直言“以前只觉得河南话土,没想到现在也会这么好听、好玩”,这让她对河南方言有了新的看法。不过她也坦言,河南这样的歌太少了。
河南方言影视剧――燃遍全国、走出国门的“催化剂”
河南方言被影视语言艺术化后应用到影视中,为影视增添了色彩,给观众带来了幽默和诙谐的新感受,也逐渐被影视人和观众所喜欢和推崇。2005年,电影《孔雀》中的河南方言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打动了各国挑剔的评委,让他们在“九曲十八弯”般的语调里看懂了片中的淡定与安然。2006年,一部说着河南话的电影《鸡犬不宁》,“十一”期间竟然在西班牙连映四场,一票难求。河南的事、河南的方言让国外观众竖起大拇指直说“中”。
继2005年一部完全由河南演员出演、用河南方言对白的电影《乡村生活》后,河南喜剧《不是闹着玩的》在北京上映并迅速蹿红。随着《不是闹着玩的》的放映,河南方言风也在悄悄地刮,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