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后记》备课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黄山后记》备课笔记

游黄山后记 一、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游黄山后记》,了解徐霞客在游记创作方面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方法。 分析《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二、学习要点 1. 分析并掌握作者在黄山的游览顺序:江村—汤口-汤寺-黄泥冈-石门-天都-莲花-炼丹台-玉屏诸峰-狮子林-丞相原-九龙潭。 2. 分析作者对松、泉、云、石等黄山景物的描写特点。 3. 分析作者游记的写作风格和文字特点。 三、作者生平 徐霞客(158—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名山游记成为写景的佳作,被古今的游记选本多次收入。记麻叶洞探险、湘江遇盗、南宁与静闻诀别、鸡足山顾仆逃跑诸篇,情节生动,层次跌宕,描写细腻,情深意切,是叙事性散文的名篇。《随笔二则》、《近腾诸彝说略》等专篇,揭露大胆,议论中肯,切中时弊,成为他的议论文的代表作。《江源考》、《盘江考》逻辑性强,结构谨严,是考证文章的典型。“我欲倒骑玉龙背,峰巅群鹤共翩翩。”霞客的诗是他高洁人格的化身,当时即以“词意高妙,备极诸长”,受到黄道周等名家的赞赏。 五、创作背景 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正值天寒地冻之时,大雪纷飞,浓雾迷漫,因道路难行,未能尽兴饱览黄山的雄姿秀色,特别是像天都峰、莲花峰、文殊院这些胜地,都未能登临游赏。前人说:“不到天都峰,等于一场空。”“不到文殊院,不见黄山面。”这对徐霞客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遗憾。两年后,即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他游罢庐山,兴不可遏,从旧路再上黄山。这次重游,使徐霞客获得审美、求知、探险三方面的满足,也使世人看到了关于黄山最富于激情又最忠实于自然的描写。据清闵麟嗣所编的《黄山志》,有人问徐霞客:“先生游迹遍及四海,以为何处景物最奇?”徐霞客答道:“溥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几句话,辗转流传,成为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虽然徐霞客未能实现在黄山度过晚年的心愿,但他用绚丽的彩笔,展现了一个无比瑰丽的自然王国,引人入胜,令人神往。黄山能凌驾五岳,享誉天下,徐霞客功不可没。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2. 课文翻译及分析 《游黄山后记》采用的是日记体,是徐霞客第二次游览黄山时的旅途记录。本次次序 然地记叙了游历黄山前后四天的行程。这篇文章与其他山水游记重在借境抒情或托物喻理不 同,准确、客观的描写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 这篇黄山游记主要记叙了作者登天都峰、莲花峰的经历和所见胜景,整个文章神采飞扬,文字优美精致,清新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是一篇朗读佳作。 其记与前一篇不同。他不但细致地叙写了自己爬山历险的具体过程,而且满怀激情地描绘了山顶所见奇景,在天都峰,他对雾气出没的氤氲景致,对古松曲直挺拔之状都做了刻画。对莲花峰之景重在描绘其独高众山,独出诸峰,人登其上则欢舞欲狂的情状。该游记语言精练而又恣肆自如,加之作者心情舒畅,故而整个文章神采飞扬,充满色彩感,实为难得佳作。 《游黄山后记》记叙了作者前后四天的游览行程,本文是日记体,因此可以按照作者的游览时间和游览顺序分析课文。 江村—汤口-汤寺-黄泥冈-石门-天都-莲花-炼丹台-玉屏诸峰-狮子林-丞相 (初三)(初四) (初五) (初六) 原-九龙潭。 初三: 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