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美术丹露专题网站肖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美术丹露专题网站肖像

河邊清晨 李梅樹 1970 116.5 x116.5 cm 油畫 李梅樹紀念館藏 土地公廟與樹 席德進 1972 68.0 x 135.0 cm 水墨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信佛的老婦 席德進,1969,101.0x91.0cm,油畫,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香蕉系列之七,卓有瑞,1975,183x226cm,油畫,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鄉愁 謝明錩 1981 56.0 x 76.0 cm 水彩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素人畫家:自學成功的藝術家,多半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家鄉民俗、生活事件為主要題材。 水河山 洪通 年代不詳 113 x 68 cm 水墨 私人收藏 多元的現代藝術 解嚴後的台灣,各種不同的媒體、出版蓬勃發展,加上便利的交通與無界的網路,提供全世界最新的動向與不同的價值觀。 多面向的思考加上日新月異的科技,現代台灣藝術呈現一種更寬更廣的視野與的表現方式。 藝術創作不再是少數人的權力,而且更貼近大眾日常生活。 ︱ 1895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10 1987,解嚴! 目擊者 吳瑪俐,1991,7.0 x 29.5 x 1.5 cm,砧板、臘,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戒急用忍 梅丁衍 1998 410cmx1286cm 綜合媒材(透明壓克力角珠) 現藏於高雄市立美術館) 台灣美術丹露專題網站 「台灣藝術.百年風華」 製作人:林昭妤 老師 跨越台灣精緻藝術一百年 人家比較可愛喵~ 日本殖民文化 歐美文化 中原文化 閔南文化 原住民文化 荷西文化 誰的文化 in TW? ︱ 1895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10 明清時代 臺灣移民源於大陸東南區的農業社會,早期民間較崇尚誇張粗放、率性的的水墨畫風。 明清時期受中原系統影響。水墨畫傑出表現者,多出現在富賈名士間,風格亦以傳統文人畫風為主。 民間傳統藝術,如寺廟的繪畫則以師徒相傳的方式流傳,較為俚俗,屬於「閩習」流派。 藝術樣貌? 蘭石 謝琯樵,年代不詳,61.0x107.2cm,水墨,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日治時代 日本將膠彩畫、西洋風的油畫、寫實雕塑引入,這些創作和台灣的中原美術(水墨畫)與民間藝術大不相同。 隨著日本政府殖民而來的日籍教師、日化政策、美術教育、官辦展覽,讓台灣早期的美術毫不設防的擁抱日本美術。 台灣透過日本學習到歐洲的藝術,留學生開始赴日學習藝術。 ︱ 1895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10 日本籍美術老師來台 台灣次高山 石川欽一郎,年代不詳 34.0x50.3cm,水彩畫,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庭院(屏風) 鄉原古統,年代不詳 164.0 x 234.0 cm,膠彩,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以鹿、兔等膠質混合顏料(礦石粉末)沾在紙絹上作畫。需經過「取膠」、「浸泡」、「加溫」、「過濾」等過程。 膠彩畫的優點是可以層層添加,質感厚重。加上是天然的礦物顏料,所以不易褪色,日久常新。 膠彩畫在日治時期的台灣畫壇佔有一席之地。 1927年臺展三位少年:郭雪湖、林玉山、陳進皆因為膠彩畫大放異彩,當時三人都還未滿20歲。 膠彩畫 蓮池,林玉山,1930,147.0x214.5cm,膠彩,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歸途 林玉山,1944,154.5x200cm,水墨,現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牧童 張才 年代不詳 37.2x37.0cm 攝影 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紅眠床 悠閒 陳進,1935,136x161cm,膠彩,現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南街殷賑 1930 膠彩 134.0 x 195.0 cm 現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 水牛群像 黃土水,年代不詳,220.0x520.0cm,雕塑,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寫實雕塑引入、留學生赴日習藝 朝涼 林之助 1940 249.3x188.0cm 膠彩 現藏於國立台灣美術館 戰後風潮&歐美文化 日本政權離開後,緊接著國民政府遷移來台,藝術家以藝術品,表現當時種種社會現像與時事。 日本政府離開後,藝術家重新思考傳統中國水墨畫的價值。 臺灣在光復後受到美國的援助,因此許多新潮前衛思想開始傳入,例如野獸派、表現派、立體派等。 ︱ 1895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2000 ︱ 2010 當時流行的民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