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菌探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抗菌探究进展

中药抗菌探究进展   作者:刘华钢, 申庆荣, 刘丽敏 【摘要】   通过查阅5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药抗菌研究的文献,对抗菌中药实验方法、抑菌成分、联合抑菌作用和抗耐药菌感染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和总结,为抗菌中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药; 抗菌; 逆转耐药   Abstract:This study consulted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in antibacteria effect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omplemanted and summarized four aspects of research,including experimental methods,antibacterial composition,joint bacteriostasis and anti-drug-resistant infection.It provides a basis and new ideas for the antibacterial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bacterial; Reversal of drug resistance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从而使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由于中药抗菌的特殊机理,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中药引起众人的关注,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此我们将从抗菌中药实验方法研究、中药的抑菌成分、中药的联合抑菌作用和中药抗耐药菌感染的作用这4个方面进行总结。   1 抗菌实验方法研究   1.1 体外抗菌实验   1.1.1 常用的实验方法早在2O世纪5O年代我国医药工作者即开始了中药抑菌作用与抑菌成分研究,并发现许多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常规的药敏实验方法:有①纸片琼脂扩散法;②试管稀释法;③平板稀释法;④打洞法;⑤挖沟法;⑥微量稀释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着其缺陷或局限性,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合适的方法。试管稀释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但具有实验工作量大,操作繁琐,一个系列稀释度含药培养基只能测一种菌,营养要求高的菌无法培养等弊端;打洞法同纸片扩散法,存在药物扩散问题,又没有中药标准纸片,实验结果难以控制;平板稀释法只需制两个系列稀释度含药平板,一个稀释度可同时测多种细菌,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但是必须注意细菌之间交叉感染的问题;微量稀释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且简便易行,但是结果不易观察,加显色剂以后不适用于需要加血的培养基。   1.1.2 国内研究状况以往抗菌中药的筛选方向集中于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等药物中,如大黄、黄柏、穿心莲等。随着中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发现泻下、祛湿、止血活血、补虚等类药物也具有抗菌、抗病毒功效[1]。   李建志[2]对黑龙江省的地产中药两头尖、升麻、荆芥穗、威灵仙、艾叶、泽兰、独活、木贼、苦参、紫丁香等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很有研究价值。李仲兴等[3]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M-H琼脂稀释法)定量抗菌实验对五倍子乙醇提取物进行140株肠球菌的最低抑茵浓度测定,结果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93株粪肠球菌、4O株尿肠球菌和7株其它肠球菌的MIC分别为0.315,0.63,0.63 mg/ml,显现出较强的抑菌能力。周峰等[4]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肉桂、八角茴香、大蒜、薄荷、肉豆蔻、香茅、藿香、艾叶、干姜、鱼腥草和荆芥等12种中药的挥发油,用培养基平板连续稀释法进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这12种中药的挥发油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黄曲霉和绿色木霉等6种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尤以大蒜、肉桂、藿香和丁香抗菌作用明显。   1.1.3 国外研究中草药在其他国家也是有所应用的,WHO曾经做出过这样的估计,全球使用中药的人数占全世界人口的65%~80%[5],因此,一些国家也对某些抗菌药用植物进行了研究,主要是本地药用植物。Yakubu M Bello等[5]对狭叶长穗木(木马鞭、假马鞭)进行研究发现其水和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志贺菌、沙门菌、奈瑟菌有抑制作用,有效成分是皂苷和酚类。Eleyinmi Afolabi F[6]研究了Gongronema latifolium水和70%甲醇提取的抗菌活性,对13种菌株进行实验,结果乙醇提取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肠道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MIC为1 mg/ml;水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5,1 mg/ml。   1.2 体内抗菌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