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189例B超观察.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189例B超观察

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189例B超观察   作者:何德良 唐德国 曾六秀 张富娥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以下简称B超)在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对永州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1~12月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89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经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76.72%,各类疾病的符合率为:水泡状胎盘85.71%,流产84.62%,子宫内膜炎66.67%,子宫内膜息肉87.5%,子宫黏膜下肌瘤83.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5.43%,子宫内膜增生总符合率为60%。结论 B超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围绝经期 阴道异常流血 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在日常妇科门诊属于常见及多发病,目前B超检查也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的各个领域,本文旨在分析B超在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辅助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189例为我院2004年1~12月门诊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经B超检查并建议诊刮且通过病理检查患者,患者年龄最小40岁,最大56岁,平均45岁,均未绝经,阴道异常流血时间最短7天,最长2年,流血形式各异。 1.2 检查方法 先让患者适当充盈膀胱,以横切或斜切能显示宫角为佳,在横切及纵切面对子宫内膜进行测量,取其均值,同时观察子宫形态、大小、附件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冠状切面上重点观察内膜结构、回声特征,对具有特征性改变者摄片留取资料,对检查结果详细纪录,必要时对患者做尿HCG检查或血β-HCG检查,并把各种资料保存,与病检结果一一对照。冠状切面的具体操作:前位、平位子宫先横切至子宫底附件使声束斜向下方与腹平面呈一定夹角,后位、后倾子宫先横切于宫颈稍上方使声束斜向下方与腹平面呈一定夹角,以显示整个宫腔形态为佳。 1.3 使用仪器 采用百胜CARIS SUN、Dornier AI-5200彩色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5MHz。 1.4 B超及病理结果判断标准 B超以《超声医学》[1]、《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为依据[2],病理结果以《妇产科诊断病理学》[3]为依据。 2 结果 2.1 189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经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 见表1。 表1 189例患者病理诊断与二维超声诊断比较 2.2 11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5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B超分型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 见表2。 表2 50例子宫内膜增生的二维超声与病理检查对比 3 讨论 3.1 水泡状胎盘与先兆流产 单凭临床鉴别诊断很困难,特别是当HCG均为阳性时,而B超检查依据两种疾病不同的声像图特点并结合临床及检验结果,对两种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本组资料分别为85.71%、84.62%。其声像图特征:水泡状胎盘声像改变:子宫较停经月份增大,宫内充满中等强度、大小不等的光点、光团,其间夹杂很多散在的近圆形小暗区[1],水泡状胎盘透声好,后方回声可稍增强,大部分卵巢区可见黄素囊肿;流产的表现:子宫与停经月份相符或小,宫内回声可根据孕周、流出物多少、妊娠物在宫内停留时间呈现不同的声像图改变,即宫腔线消失、孕囊正常或小于停经月份,可变形、枯萎或无正常孕囊回声,孕囊位置可下移,绒毛水肿呈低回声区类似于水泡状胎盘声像,宫内可因出血出现大小不等的低回声暗区,机化时出现稍强回声。两者可根据临床资料、HCG改变、超声连续观察以资鉴别。 3.2 慢性子宫内膜炎 本组资料显示,B超对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率不高,其原因主要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声像图改变,超声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通过对18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分析,认为具有下列改变可提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临床出现月经不规则,主要表现月经时间延长,少量呈点滴状,色暗淡或发黑,白带增多,下腹胀痛,触诊子宫压痛,并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产后、流产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患者,经抗炎治疗症状有所好转,B超见子宫稍增大,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或粘连,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内膜增厚,且厚薄不均,边缘欠清晰,见图1,内膜回声增强为主且不均匀。超声作为一种影像学,对宫内膜炎只能做出提示诊断,最后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图1 子宫内膜炎(横切面) 图2 子宫黏膜下肌瘤(冠状切面) 图3 子宫内膜息肉清宫术后(纵切面) 图4 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左横切、右纵切面) 3.3 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 B超是目前诊断子宫息肉和黏膜下肌瘤最简便和有效的方法,本组资料显示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0%和83.33%,16例内膜息肉中只有2例因较小且包含于增生的子宫内膜中被误诊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