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欠佳慢性乙型肝炎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欠佳慢性乙型肝炎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抗HBV治疗,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患者要承受较高的经济负担,故在基层医院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因经济原因选择阿德福韦酯(ADV)初治的患者较多,但ADV抗病毒作用较弱,治疗后可出现HBV DNA水平降低不显著或治疗48周HBV DNA水平仍然较高。本文对85例应用ADV初始治疗应答欠佳的CHB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其中45例换用恩替卡韦(ETV)再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且付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病例 85例均为2009年3月”2012年3月奉化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门诊或住院的CHB患者,临床诊断为CHB轻、中度,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并排除重叠或者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合并代谢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病。85例患者初始治疗均采用ADV(10mg,1次/d)治疗48周,服用ADV前患者HBVDNA阳性,定作者简工作单位:奉化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量gt;1.0times;104拷贝/毫升,HBsAg、HBeAg、HBcAb阳性,且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为正常值的2-5倍。判断应答欠佳的标准:1、ADV治疗48周,HBVDNA定量下降lt;2个log10;2、治疗48周,HBVDNA阴转后又转为阳性,且定量gt;1.0times;104拷贝/毫升。
1.2 治疗分组及方法
1.2.1 治疗分组 8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二组:实验组45例,停用ADV,换用ETV治疗;对照组40例,继续阿德福韦酯10mg/日治疗。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血清HBVDNA基线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2 服用方法 ⑴实验组: 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日1次。⑴对照组:继续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每日1次。2组在疗程24周、48周时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继续随访。
1.2.3 观察指标 2组均于后续治疗前及后续治疗期间每8”12周检测1次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血清HBVDNA载量。ALT以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m)进行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Ag、抗HBc用ELISA法测定,HBVDNA用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HBVDNA最低检出限为lt;1times;103拷贝/毫升。
1.3 疗效评价
1.3.1 生物化学应答:完全应答为ALT复常;无应答为未达上述标准(以上评价标准已排除降酶药的作用和其它引起ALT升高的原因)
1.3.2 病毒学应答:完全应答为HBV NDAlt;103拷贝/ml;部分应答为未达完全应答标准,但HBV DNA下降大于2个log10;无应答为未达上述标准。
1.3.3 血清免疫学应答:完全应答为HBeAg/抗HBe发生血清学转换(排除前-C区变异患者);部分应答为HBeAg阴转但未出现抗-HBe;无应答为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plusmn;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24周和48周时生物化学和免疫学及病毒检测结果。
2.1.1 24周时2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见表1。治疗24周时2组ALT复常率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2.1.2 48周时2治疗组 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见表2,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
2.2 安全性评价:
2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5%和18%,最常见不良事件为腹部不适、疲劳、头痛,但均能耐受。2组在后续治疗前,后续治疗24周时血清肌酐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Pgt;0.05),后续治疗48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果见表。
3 讨 论
目前CHB抗病毒治疗临床应用的核苷类药物主要包括拉米夫定、ADV、替比夫定及ETV等。其中ADV由于价格经济,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作用机制是ADV有活性的代谢产物阿德福韦二磷酸盐通过两种方式来抑制HBVDNA多聚酶(逆转录酶),一是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竞争,二是整合到病毒DNA后引起DNA链延长终止,从而发挥抑制HBVDNA的作用[2]。其抗病毒疗效已得到全球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患者使用ADV后可以获得病毒学、肝脏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