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分.doc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分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疗效分  【摘要】 目的: 对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联合B超引导下肝脏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PEI)治疗肝细胞性肝癌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将5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予TACE联合PEI治疗,对照组(26例)单用TACE治疗。结果: 治疗组6、12、18个月生存率依次为83.33%、54.17%和33.33%,最长生存30个月以上;对照组仅5例生存达12个月以上,生存率为19.2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结论: TACE联合PEI是提高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远期生存率较好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 无水乙醇注射 肝细胞性肝癌 肝癌一旦确诊大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对中晚期和不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已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大多数疗效仍不够理想,常于短期缓解后迅速复发。自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TACE联合B超引导下无水乙醇肝脏瘤体内注射术(PEI)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50例原发性肝癌[皆为肝细胞性肝癌(HCC)]住院患者,均经B超、CT、甲胎蛋白(AFP)或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50例中晚期HCC患者中,男46例,女4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2岁;右肝癌33例,左肝癌5例,肝左、右叶交界处单个肿瘤2例,肝内多个肿瘤10例;初发症状为腹痛者27例,纳差者16例,局部隆起包块者8例,表现为恶液质4例,黄疽5例,15例出现两种以上的症状,10例患者无自诉症状,为体检时发现。所有患者就诊且明确诊断后告知目前拟采用的治疗方式,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采用TACE加PEI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肿瘤大小、数目、血液AFP以及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在治疗前没有接受过微波固化、放化疗等治疗,均为无外科手术指征或拒绝手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 1.2 治疗方法 1.2.1 TACE治疗方式 两组均先行TACE治疗,以穿刺点为中心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及导管鞘,在GE PresiteⅡ血管造影机监视下,用RH超滑导管或Yashiro导管经股动脉插管到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肝癌供血动脉后再超选择插管至肝右或肝左动脉的肿瘤供血动脉内, 每例使用碘化油10~20ml与表阿霉素(EADM)60~80mg、顺铂(CDDP)60~100mg及5氟脲嘧啶(5Fu)750~1000mg,充分混匀成乳状液后缓慢推注行化疗栓塞。术后根据患者复查结果和一般情况,至少间隔1个月酌情再次行TACE治疗。 1.2.2 PEI治疗方式 TACE后2~3周行PEI,采用LOGIC9超声诊断仪,术前常规检测出、凝血时间,根据治疗肿块的具体部位选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作局部浸润麻醉,并嘱患者保持与定位时相相同的呼吸相,在荧光屏监视下将穿刺针沿探头孔槽经皮肤刺入目标部位,荧光屏上可显示进针方向和针道针尖到达的部位。穿刺针到达预定目标后缓慢推注无水乙醇,然后将针尖退至肿块中心和浅表位置再推注无水乙醇。根据患者体质、病情、治疗后的反应情况及肿瘤大小注入无水乙醇10~30ml,每周1~2次,一个疗程4~6次,联合采用TACE者,通常在TACE治疗后3~4d行无水乙醇注射,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可间隔1周再次瘤内注射。治疗组平均每例接受TACE治疗2.1次,PEI5.5 次。对照组平均每例接受TACE治疗2.3次。 1.3 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按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毒副作用按WHO急性、亚急性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治疗组治疗后瘤体缩小超过50%的PR 7例,SD 6例,PD 9例,总有效率29.2%;对照组PR 4例,总的有效率为15.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24例中,生存6个月以上占20/24(83.33%),生存12个月以上占13/24(54.17%),生存18个月以上者占8/24(33.33%),最长生存30个月以上。对照组仅5 例生存达12 个月以上,占5/26(19.23%)。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两组在TACE后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