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及柴性羚羊角生药学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羚羊角及柴性羚羊角生药学探究

羚羊角及柴性羚羊角生药学探究  【摘要】   目的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羚羊角、柴性羚羊角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对柴性羚羊角、羚羊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柴性羚羊角与羚羊角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紫外光谱特征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色谱法、光谱法鉴别结果均提示羚羊角药材风化后其化学成分差别较大。结论从药材形态及所含物质基础两个层面对柴性羚羊角与羚羊角对照药材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柴性羚羊角药材生药学资料库,为柴性羚羊角的鉴别方法提供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 羚羊角; 柴性; 鉴别   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角,为传统名贵珍稀中药材[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咸,功效平肝息风、清热镇惊、解毒,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痉厥,谵语发狂,近年来治疗小儿肺炎、流感发热、麻疹等病症、临床疗效确切独特[2,3]。目前以羚羊角为主要药物的临床常用方剂六十余种,由于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紧缺的药材资源,使其伪劣品层出不穷,尤其是“羚羊角丝”。近年来发现风化(柴性)羚羊角充斥市场,这种现象尤其对中成药市场危害较大。然而有关柴性羚羊角的生药学研究至今未见文献报道,为此我们从药材形态及其所含物质基础的差异两个层面对二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药学研究,建立了柴性羚羊角药材的生药学资料库,为确保羚羊角药材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保证药材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含羚羊角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支撑,也是对劣质羚羊角药材鉴别方法的有益探讨。   1 仪器与试药   BECKMAN-DU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柴性羚羊角购于安徽亳州药材市场,经河南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的陈随清教授鉴定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风化的角。羚羊角对照药材(批号:1064-9801,购自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水为蒸馏水、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特征鉴别   2.1.1 羚羊角呈长圆锥形,略呈弯曲,习称三道弯。长1~40 cm,基部直径2~4 cm,下部较粗,灰白色;上部渐细略弯,黄白色,嫩者角尖多为棕色,其内部常有红色斑纹。除顶端光滑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的环脊,其间距约2 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基部锯口面类圆形,内有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中央呈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光润如玉,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称“通天眼”。质坚硬,性寒,味咸[4]。见图1。   2.1.2 柴性羚羊角灰棕色;上部渐细略弯,红棕色,稍发黑,全角不光滑,具有纵裂纹,不透明。余同“2.1.1”项下。由性状特征可以看出,“柴性羚羊角”具备“合把”、“通天眼”等羚羊角药材的性状特征,与对照药材相比,其形状、大小亦没有明显差异,表明上述样品来源于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角;但药材质地、颜色均有显著变化。见图2。   2.2 显微特征鉴别   2.2.1 羚羊角基本角质组织近无色或淡黄色,角质细胞长梭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细胞中央有一个发亮核状或线状物,不规则碎块大小不等,近无色,淡黄色或淡灰色,有透明感,稍有光泽,有的碎块表面具细密条纹,均匀分布有同向排列的孔隙,孔隙长条形,裂缝状;有的碎块孔隙无方向性,近无色孔隙呈新月形,长圆形,少数碎块可见类圆形空隙,其周围具有放射状纹理,似骨陷窝与骨小管。见图3~5。    2.2.2 柴性羚羊角基本角质组织近无色或灰黄色,角质细胞长梭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较少,细胞中央有一个发亮核状或线状物,不规则碎块大小不等,近无色,淡灰色或灰色,有透明感,稍有光泽,有的碎块表面具细密条纹,均匀分布有同向排列的孔隙,孔隙长条形,裂缝状;有的碎块孔隙无方向性,近无色孔隙呈新月形,长圆形,少数碎块可见类圆形空隙,其周围具有放射状纹理,似骨陷窝与骨小管。见图6~8。   由图3~8可以看出,柴性羚羊角与羚羊角对照药材粉末颜色有明显差异,角质组织及梭型细胞比羚羊角对照药材显著减少,其它特征基本相似。   2.3 薄层鉴别取风化羚羊角2.0 g,加70%乙醇30 ml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减压浓缩,加甲醇定容置2 ml容量瓶中作为供试品溶液,再取羚羊角对照品粉末1 g,同法制成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对照品溶液5 μl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分别点于同一块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F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乙酸-水(3∶1∶1)为展开剂,5%茚三酮溶液,105℃加热5~10 min显色。结果见图9~1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