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电双频指数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镇静效果评
脑电双频指数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镇静效果评
作者:杨悦丰新民李进吴昱毕好生
【摘要】目的探讨BIS监测对电针刺激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镇静效果评价。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针麻组,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予以针刺连续刺激,频率30~100HZ;咪达唑仑+针麻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和足三里、三阴交穴位连续针刺刺激。监测3组患者围手术期BIS值、BP、HR、SPO。结果3组患者的BIS和麻醉前比较均有下降(Plt;0.05),但在切皮时针麻组BIS值最高(Plt;0.05),咪达唑仑+针麻组BIS值最低(Plt;0.05),填塞纱布时,针麻组BIS值高于其两组II组(Plt;0.05)。结论BIS值可以作为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评价的客观指标。针麻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针刺麻醉硬膜外麻醉镇静
我国应用针刺镇痛有悠久的历史,虽在上世纪60~70年代,对针刺麻醉的作用机理、针刺复合麻醉进行了探讨,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对针刺麻醉效果评定时,常以患者是否出汗、皱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诉痛等进行综合评分。这种评估的缺点是主观性强,缺少客观指标。近年来,大部分研究把针麻与药物相结合,观察用针麻组较之不用针麻组少用了多少辅助药物,来评价针麻的效果,但始终无法监测针麻深度。本研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作为评价针麻的镇静、镇痛程度的客观指标,探寻一种理想的针刺复合麻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I~II级,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组、针麻组、咪达唑仑+针麻组。合并有精神疾病、严重心、肺疾病、低血糖、低血容量、低体重的患者除外。术前不用M-受体阻滞剂及苯巴比妥类药物。术中禁止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如电刀。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监测ECG、HR、NIBP、SPO2。开放静脉通道,嘱患者侧卧,于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cm,然后行仰卧位,用酒精棉球擦拭患者前额、一侧眉弓上方、及眼角外侧局部皮肤进行清洁脱脂,待干燥后安放BIS电极,连接A-2000BIS监测仪(XP版Aspect公司)。针麻组、咪达唑仑+针麻组选择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予以针刺并留针,连接针麻仪(华康HK-D5,广州市华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刺激频率调至30~100Hz,连续波持续刺激,给予硬膜外试验量2%利多卡因3mL,无异常征象后,分次给予1%利多卡因+0.447%罗哌卡因10~15mL,使麻醉平面控制在T8左右。然后咪达唑仑组和咪达唑仑+针麻组给予咪达唑仑0.04mg/kg,所有患者常规鼻管吸氧。
术中补液均采用乳酸林格氏液10mL/(kg·h),并根据失血量给予等量的胶体液(琥珀酰明胶),局麻药每隔40min追加40%初量的1%利多卡因+0.447%罗哌卡因。术毕前10min使用镇痛泵,参数设置为负荷量3mL(吗啡1mg+生理盐水3mL),背景输注量2mL/h(吗啡2mg+罗哌卡因89.4mg+生理盐水至100mL),锁定时间15min。
1.3观察指标记录麻醉前、切皮、腹腔填塞棉垫、手术1h、及术毕时的各组BIS值、BP、HR、SPO2及术后8h、24h的VAS评分。
1.4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组内、组间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2.1各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2.2各组各时间点HR、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各组SPO2比较:3组患者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2.3各组BIS评分比较与麻醉前比较,各组患者BIS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组间比较,切皮时,针麻组BIS最高,咪达唑仑+针麻组最低,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填塞棉垫时,针麻组BIS最高(Plt;0.05),其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3讨论
本研究显示,各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麻醉平面、局麻药用量、术中补液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因此可以排除因患者和手术差异对研究的干扰因素。
妇科手术常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而椎管内麻醉不能很好的阻滞妇科手术的牵拉反应,往往需要辅助较大剂量的中枢性镇静、镇痛药物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大量研究表明,针刺麻醉能够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针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