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5单元 H30-12 环氧酯烘干绝缘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ZB K15 010-87 H30-12 环氧酯烘干绝缘漆 代替HG 2-651-74 1产品概述 1.1??? 组成 该漆由环氧树脂、干性植物油酸、氨基树脂、二甲苯和丁醇调制而志。 1.2??? 特性 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附着力,其耐油性和柔韧性也较好,并可耐腐蚀性气体,属B级绝缘材料。 1.3 用途 用于湿热带地区及化工防腐蚀用的电机、电器绕组的浸渍,也可涂覆于电讯器材零件以及层压制品的表面作防腐蚀、抗潮、绝缘之用。 2技术要求 产品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原漆外观和透明度 粘度(涂-4粘度计),s 酸价,mgKOH/g 不大于 固体含量,% 不小于 干燥时间,(120±2℃),h 不小于 耐热性(漆膜干燥后在150±2℃下 经50h,弯曲3mm) 吸水率,% 击穿强度,kV/mm 常态 不小于 浸水后 不小于 体积电阻系数,Ω·cm 常态 不小于 浸水后 不小于 热态 不小于 厚层干透性 黄褐色,透明度不大于2级,无机械杂质 25~35 5 45 2 ? 通过试验 1.5 ? 70 50 ? 1 x10 1 x10 1 x10 通过试验 注:检验击穿强度,体积电阻系数二项时,第一道漆在120±2℃烘干(不得超过2h)再涂第二道漆,第二道漆连续烘干6h后进行试验。 3 试验方法 3.1 原漆外观和透明度 按GB 1721-79《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进行。 3.2 粘度 按GB 1723-79《涂料粘度测定法》中乙法进行。 3.3 酸价 按HG 2-569-77《涂料酸价测定法》中稀释法的(2)混合溶剂法进行。 3.4 固体含量 按GB 1725-79(1985年确认)《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中甲法进行。 3.5 干燥时间 按GB 1736-79《绝缘漆漆膜制备法》中的浸渍法在铜片上制备漆膜。 干燥时间按GB 1728-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中的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甲法》进行。 3.6 耐热性 按GB 1736-79《绝缘漆漆膜制备法》中的浸渍法在铜片上制备漆膜。 耐热性按GB 1735-79《漆膜耐热性测定法》和GB 1731-79《漆膜柔韧性测定法》进行。 3.7 吸水率 按GB 1736-79《绝缘漆漆膜制备法》中的浸渍法在铜片上制备漆膜。 吸水率按GB 1738-79《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进行。 3.8 击穿强度 按GB 1736-79 《绝缘漆漆膜制备法》中的浸渍法在铜片上制备漆膜。 击穿强度按HG 2-57-80(1985年确认)《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进行。 3.9 体积电阻系数 按GB 1736-79《绝缘漆漆膜制备法》中的浸渍法在铜片上制备漆膜。 体积电阻系数按HG 2-59-78(1985年确认)《绝缘漆漆膜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法》进行。 3.10厚层干燥 按GB 1728-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中的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丁法进行。 4 验收规则 4.1 产品由生产厂的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并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应符合本标准的技术指标,产品应有合格证,必要时另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4.2 接收部门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时,供需双方共同按GB 3186-82《涂料产品的取样》重新取样进行复验,如仍不符合本标准技术指标规定时,产品即为不合格,接收部门有权退货。 4.3 产品按GB 3186-82进行取样,样品应分两份,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品。 4.4 供需双方应对产品包装及数量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包装有损漏,数量有出入等现象时,应即时通知有关部门。 4.5 供需双方在产品质量上发生争议时,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执行仲裁检验。 5 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5.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容器附有标签,注明产品型号、名称、批号、重量、生产厂名称及生产日期。 5.2 产品在存放时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夏季温度过高时应设法降温。 5.3 产品在运输时,应防止雨淋、日光曝晒,并应符合运输部门有关规定。 5.4 产品在符合5.2、5.3 条的贮运条件下自生产之日算起有效贮存期为一年。超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