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专题考点精讲精析精练九
高考专题考点精讲精析精练·专题九、古诗鉴赏
考点精讲
1994年的全国高考。此前,虽有所涉及,但不够稳定、完善。此后,在选材、命题形式、考核点、赋分上经过了一个稳中渐变的过程,即由分析一首诗词到分析两首,从设置一个题目到两个题目到三个题目。选材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从不常见的诗词到非常熟悉的篇目。考查点包括对诗歌中的词语解释、句意理解、内容概括、写作手法的分析及思想内容的评价。赋分从3分提到6分,其中有几年是两题4分。自1999年起,鉴赏题增至三题,分值占9分。2000年、2001年沿袭了1999年的做法。
《考试大纲》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有两项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诗歌中的“形象”可理解为诗歌的“意象”。“语言”通常指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含蓄性和凝炼性,以及语言的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等。具体指点面结合、烘托对比、白描勾画、伏笔照应、制造悬念、欲褒先贬、画龙点睛、意在言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时空结合等技巧。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指作品表现的具体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观,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社会习俗、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等。
考查诗歌的方式不断变化,但是,近几年的高考考查的方式比较稳定,一般采用“分析判断”。题干设置都是选“错误的”或“不恰当的”,难度不大。考查诗歌的方式,常用以下几种:
(1)词语填空判断。(2)连句选项判断。(3)鉴赏分析判断。(4)主观表述题。
考题精析
1】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的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在诗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
【解析】鉴赏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体味其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古代诗人中,唐代张籍以语言平易通俗、意味深远浓厚著称。
诗中写游子长年客居洛阳,见到秋风之中一片凄凉萧条的景色,不可避免地勾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悠长思念。思念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自然就想提笔写家信,可是在铺纸研墨之际,却又千头万绪,无从说起。但是梢信的“行人”出发在即,时间匆匆,于是千言万语无法细加考虑。及至梢信人就要上路,却又疑惑和担心刚才因为匆忙,是否漏写了什么,这种疑惑和担心越来越强烈,促使游子出现“又开封”的举动。
此诗撤开游子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截取家信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非常真切而细腻地表现了长年旅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怀念、关切之情。
【例2】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解析】该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该题选了王维《过香积寺》一诗来鉴赏。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本题能找出“咽”与“冷”是诗眼并不困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在“诗中有道”。特别是他晚年沉湎于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的环境: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阗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