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3例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
233例颌面部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邓永强 郑苍尚 朱耀日文 【摘要】 目的:通过对233例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分析,了解颌面部骨折在本地区的发生及分布特点,为该类疾病防治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回顾自2003年~2007年间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及骨折发生原因,观察骨折发生部位和骨折治疗后并发症。结果:23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例,男女患者性别比为4∶1;患者平均年龄为(28.9±11.3)岁(1岁~73岁);21岁~30岁年龄组发生的比例最高,占所有口腔颌面部骨折的39.5%,31岁~40岁年龄组和12岁~20岁年龄组分别为25.3%和17.2%;职业上工厂或公司的工人发生颌面部骨折占39.5%;交通事故、暴力伤害和坠落伤成为损伤的主要原因;下颌骨骨折的发生机率最高(61.8%),其中下颌骨正中联合部和髁状突骨折较为多见,分别占颌面骨骨折的18.4%和15.7%。结论:对颌面部骨折发生及分布状况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少颌面部骨折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颌面部;骨折;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是一类常见的机体损伤,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该类损伤将会严重影响机体健康,口腔颌面部骨折常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咬合功能紊乱,严重者会影响病人呼吸道通畅及饮食,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1~3]。本研究将对本院口腔中心近5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对该类损伤的原因、治疗措施等方面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中心收治的23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所有病人均经临床检查、X平片及CT检查确诊有不同程度的颌面部骨折。
1.2 方法
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损伤的原因、部位以及种类。根据口腔颌面部骨折损伤原因,将其分为交通事故、暴力、坠落、体育活动及其他等。交通事故包括自行车事故、汽车事故、摩托车事故和行人受撞事故。骨折部位类型分为下颌骨、上颌骨、颧骨颧弓复合体。下颌骨骨折的部位包括髁状突、下颌骨正中联合部、下颌体、下颌角、下颌升支、喙突;上颌骨骨折分为Le Fort Ⅰ型、Le Fort Ⅱ型、Le Fort Ⅲ型、上颌骨矢状骨折及其它;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则有颧骨、颧弓、颧骨并发颧弓骨折。颌面部复合性骨折患者可同时伴有下颌骨和上颌骨或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
2 结果
5年期间本院共收治467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有233例被确诊为口腔颌面部骨折。其中男性189例,女性4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最大年龄者为73岁,最小者为1岁,平均年龄为28.9 岁;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3岁,女性为27.3岁。观察损伤病人的职业分布,工厂或公司的工人占较高比例,有39.5%之多。见表1。
表1 233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职业分布(略)
口腔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原因见图2。交通事故成为最多见的损伤病因(44.6%)。而暴力冲突及坠落伤是男性患者的第二位因素。在交通事故种类中,汽车事故占据突出的位置,有53.8%的口腔颌面部骨折为车祸所造成,而行人受撞事故也占有较高的比例(30.8%)。见表2。
表2 颌面部骨折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种类 (略)
在233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人同时伴有上、下颌骨或颧骨颧弓多处骨折,总计有267处骨折。其中下颌骨骨折有165处,占所有骨折数量的 61.8%,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成为第二类常见的骨折类型。见表3。
表3 颌面部骨折发生部位(略)
3 讨论
疾病的研究调查需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状况、所调查的时期以及研究的方法等。对研究调查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将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递也将为当地政策和法规的调整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研究结果表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外出活动频率较高及活动时间较长有关。国内外多数相关研究报道也表明口腔颌面部骨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及时间与日俱增,其发生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比例也出现增高趋势[4]。对这些患者的年龄段进行分析,21岁~30岁年龄组出现的机率最高,占所有口腔颌面部骨折的39.5%,31岁~40岁年龄组和12岁~20岁年龄组分别为25.3%和17.2%,此结果与大多数同类研究报道相近[3,5,6]。年轻者精力和体力充沛,思维活跃激进,常参与多项户外活动,甚至是具有较大风险或危险的事项,如外出运动、驾驶机动车辆及参与暴力冲突等。
病人的职业分布特点显示,从事体力劳动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厂或公司的工人发生口腔颌面部骨折的比例最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