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yclin D1及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表达及相关性
Cyclin D1及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高绍芳 李佃贵 崔建从 郭敏 张纨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抑癌基因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Cyclin D1和PTEN在不同胃黏膜病变石蜡包埋标本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Cyclin D1的表达率逐渐增高,PTEN的表达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Cyclin D1和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 D1、PTE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胃癌;胃癌前病变;CyclinD1;PTEN;相关性
胃癌(GC)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其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作用的复杂过程〔1,2〕。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胃黏膜在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及GC的一系列贯序性形态学变化过程中,细胞趋向更为恶性的生物学行为。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他们的表达失衡是导致胃癌发生的机制之一,故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抑癌基因(PTEN)在胃黏膜癌变多阶段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及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临床病理科保存的2004至2008年胃窦部病理活检组织存档蜡块,共223例,其中CSG 35例,CAG(无IM)44例,CAG(伴IM)49例,ATG 45例,GC 50例。其中男108例,女116例。平均(58.6±12.3)岁。其中GC组织标本均未经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所用组织标本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试剂与方法 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yclin D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PTEN及免疫组化SP广谱超敏试剂盒(即用型)、DAB显色剂等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进行水浴抗原修复,继以免疫组化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以阳性片及PB代替一抗,设阳性及阴性对照。
1.3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Cyclin D1、PTEN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为深浅不一的棕黄色颗粒,偶可见于细胞膜和(或)细胞核。每张切片由两位观察者随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10×40高倍视野,计数网格自测微尺内阳性细胞数占视野总细胞数的百分比,并按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对各蛋白阳性表达的程度予以分级。阳性细胞lt;5%为阴性();5%~25%为弱阳性(+);25%~50%为阳性();gt;50%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线性趋势χ2检验进行各组间率的比较,应用Pearson四格表χ2检验进行相关样本的关联性分析。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Cyclin D1蛋白、PTEN蛋白在胃黏膜各病变中的表达 随着胃黏膜癌变的阶段性进展,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来越大,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来越小(均Plt;0.001),见表1。表1 Cyclin D1、PTEN在胃黏膜各期病变的表达
2.2 Cyclin D1与PTEN表达的相关性 经相关样本的关联性检验(χ2=189.233,Plt;0.001),列联系数C=0.678,可以认为二者有关联性,密切程度中等。
3 讨 论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逐渐演变的过程。在各种致癌因子作用下,胃黏膜先发生癌前病变,一部分癌前病变可发展成早期胃癌,最后形成进展期胃癌。在这一癌变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原癌基因Cyclin D1合成于G1早期,是细胞增殖G1~S期的重要控件。其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对RB蛋白的灭活而释放E2F,以启动S期相关基因的转录,使其渡过G1→S调控点进入S期〔3〕。研究发现,Cyclin D1基因及其表达的异常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存在〔4~6〕。Wang等〔7〕研究发现,Cyclin D1的表达在人食管基底细胞高度增生与非典型性增生间未见差异,从非典型性增生发展到鳞状细胞癌可见轻微增高。本实验结果提示Cyclin D1过度表达可能是关键性控件之一,是肿瘤形成的早期分子事件。Cyclin D1蛋白的检测可能对于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蛋白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能使磷酸肌醇三磷酸(PIP3)去磷酸化而抑制PI3K/Akt (pAkt)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