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反应蛋白及冠心病关系临床探究
C反应蛋白及冠心病关系临床探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的严重程度和病情转归与其血浆C反应蛋白(CRP)变化规律的关系。方法 CHD患者286例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组9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AMI)组76例,正常对照组100例,测定和比较CRP含量。结果 CRP浓度在正常对照组、SA组、AMI组、ACS组依次增高,CHD 三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lt;0.01),ACS组与SA组、AMI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lt;0.01)。结论 血浆CRP浓度与CHD病变程度和病情的转归有密切关系,对临床进行CHD危险分类、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硬化
尽早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冠心病(CHD)防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与CHD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CRP作为炎症的标志,与C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笔者通过测定CHD患者的CRP浓度,探讨CRP浓度的水平与CHD病情程度和病情的转归的相关性,为CHD患者治疗和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者均为2004年1月~2007年4月间我院内科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和体检者。CHD患者符合1979年WHO公布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CHD患者分成三组:①稳定型心绞痛(SA)组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51.8±13.5岁。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塞(STEMI)]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59.2±14.3岁。③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组(AMI常规治疗后4周,简称AMI组)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为56.1±14.3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51.2±8.9岁。以上各组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均排除心肌病、心内膜炎及风心病、结缔组织病、肿瘤、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病及感染性疾病,且近1个月内未服用非甾体类药和激素类药。
1.2 方法 入选者均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散射光比浊法测定CRP浓度(正常值lt;8mg/L)。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s表示,各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SA组、AMI组、ACS组CRP浓度呈逐渐增高趋势,CHD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lt;0.01);ACS组与AMI组、S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lt;0.01);AMI组与S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gt;0.05),见表1。
表1 CHD疾病三组与对照组CRP水平的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a:t=21.26,b:t=177.68,c:t=23.20,P均lt;0.01;与ACS组比较,d:t=76.16,e:t=76.83,P均lt;0.01;与SA组比较,f:t=1.11,Pgt;0.05
3 讨论
CRP是反映炎症存在及活动的重要指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CRP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为:①CRP与损伤组织、核心抗原、脂蛋白、凋亡细胞相连,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同时激活补体,与膜攻击复合物共同存在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1];②CRP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分泌,诱导内皮细胞致炎因子的表达,并促使低密度脂蛋白(LDL )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OX-LDL与巨噬细胞受体结合后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形成泡沫细胞[2];③CRP诱导补体系统,使血管内膜损伤,同时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具有较强的间接或直接的促进血栓的形成。炎症反应较强的斑块病变可以释放某些组织溶解酶(包括金属蛋白酶等),这种斑块在外力的作用下易于破裂[3]。由此可见,CRP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有关的促炎因子,也就是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子。ACS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而斑块的进展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动脉粥样斑块的纤维帽肩部最为薄弱,所受到的外力最大,是斑块破裂最常发生的部位。巨噬细胞能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同时还能帮助有活性的T淋巴细胞参与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纤维,使斑块的纤维帽变薄而更易于破裂。激活的巨噬细胞可大量表达髓过氧化物酶,引起过氧化反应,进一步加剧局部的炎症反应。粥样斑块破裂导致的冠脉血栓形成是引起ACS的最直接原因。而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全身性炎症是导致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店室内装修施工组织计划.doc
- 神奇的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pptx VIP
-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监控初级)真题及答案解析一.doc
- 1956-1977象棋爱好者必选中国象棋棋谱.doc VIP
- Haier海尔滚筒全自动洗衣机 XQG60-1281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专项培训考核试题.pdf VIP
- SAE-ARP4754A民用飞机和系统开发指南翻译文稿.pdf
- 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本专科招生体检表(2022年西藏报考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doc VIP
- 车门外板冲压模具三维造型与工艺参数优化设计.doc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含答案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